郑州大都市区建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城镇化进入量与质并重阶段

一 量质并重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新兴经济体,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也不断提升。笔者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的深入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化过程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虽然经历曲折,但总体趋势基本符合城镇化发展的S形曲线规律。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和空间布局主要受计划经济政策的影响,总体表现为时间上的波动性和空间上的随意性。改革开放以后,受到城市和乡村改革的推动,以及东部城市区域化的引领,我国城镇化开始步入正常轨道。我国从1949年到1995年用了近47年的时间完成了城镇化发展的起步阶段,并从1996年开始进入城镇化发展中期的快速成长阶段。特别是2011年城镇化率突破了50%,达到51.3%,这意味着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进入量质并重的关键发展阶段(见图1-2)。对于河南来说,城镇化发展进入快速成长阶段,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6.6%,比2006年提高了14.1个百分点,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落后10个百分点,河南的城镇化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一个时期河南也将步入城镇化发展量质并重阶段,发展后劲依然很强。新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对河南推进城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使命。尤其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民进城以后,出现了成本负担过重,政府相应的公共服务供给短缺,城市主体意识不强,城市管理跟不上等问题,不仅会导致原有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大打折扣,而且城市生活宜居度和幸福指数也会下降,严重影响城镇化质量。建设郑州大都市区,协同推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协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协同推进基础设施和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协同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协同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共建共治,从而提升了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质量。

图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水平变化曲线图

二 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是河南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从国内外的城镇化发展规律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来看,当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激烈竞争,更多体现在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和能量释放上。在拥有1.6亿人口的中原地区,交通相对便利,如果不能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群,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空间结构的建构就会出现缺失和断裂,中原地区在区域竞争中很可能会被边缘化。长期以来,郑州等中心城市产业层次较低,核心竞争力不足,现行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已经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制约了农业转移人口的有序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导致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城镇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进而引起人们对中原城市群的认同度不高。但是,随着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洛阳成为“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和全球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初步形成,切实解决了中原城市群乃至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构建问题,实现了郑州、洛阳、新乡、开封等的产业、城市重新定位,中原城市群的“核变”全面拉高了区域发展坐标。因此,推动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构建以郑州为中心,涵盖“郑汴焦新许巩”6城市的“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格局,积极整合区域优势资源,统筹区域功能分区和布局,推进区域的优势互补,发挥区域协同和集合效应,对于加快推进河南城镇化发展质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优化我国现代城市体系和地域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 建设郑州大都市区决定河南城镇化发展水平

郑州大都市区产业基础雄厚、科教实力较强、区位条件优越、交通通信发达、资源优势明显、城镇分布密集、配套功能相对完善,是中原城市群工业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条件相对优越、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发展潜力相对较大的区域,也是中原城市群城镇发展的密集区。不仅囊括了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而且集中了城市群发展最好的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同时也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战略核心区,决定着中原城市群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关系河南城镇化建设的成败得失。可以说,郑州大都市区沿线地区的发展,郑汴新焦洛一体化的推进,决定着河南城镇化整体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决定着河南城镇化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也决定着河南城镇化在国家新型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