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弟子规(选句)(5)
张良听了很不高兴,心想:我们素昧平生,我凭什么帮你捡鞋子,况且那鞋子是你自己扔下去的!可是张良想到对方是个老人,就忍着心里的不愉快,按着老人的指示到桥底下把鞋子捡了上来。没想到,老人又得寸进尺叫张良帮他把鞋子穿上。这时候的张良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怒气,心想既然替他把鞋捡回来了,那就帮他穿上吧。老人把脚伸得老长,张良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帮老人把鞋穿得整整齐齐。穿好了鞋的老人,心满意足笑嘻嘻地走了。没走多远,老人又折回来,对张良说:“你是个可以栽培的人,五天之后的早上,天一亮你就到这里来和我会面!”张良立马跪下来表示感谢。
转眼到了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就到了那座桥上。可是令张良没想到的是,老人已经比他先到桥上等他了。见了张良,老人生气地说:“你这年轻人,和老人约会怎么能迟到呢?过五天再来吧。”说完,拂袖而去。
又过了五天,第五天早上,天还没亮张良就赶到了桥上,可是他还是比老人迟了一步。老人仍然生气地训斥他,叫他五天后再来。
五天之后,张良这回再也不敢怠慢了,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老人。等了好久好久,老人终于来了,见了张良,高兴地说:“这样才像是真心拜师的。”说完拿出一本书给张良,告诉张良,认真研读这本书就可以做皇帝的老师,并且告诉张良,十年之后,天下的形势会有变化,那时候的张良会飞黄腾达。之后再过十三年张良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和他重逢,那时候他已经成了一块黄石。说完这些,老人一转身就不见了。
等到天亮,张良拿出老人给他的那本书,打开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知道这是一部十分珍贵的兵书,十分珍爱,潜心研究,反复地学习背诵。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十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响应,最后他归附了刘邦,成为刘邦的部属。张良用《太公兵法》上的计谋,给刘邦献计献策,成为刘邦的军师,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刘邦建立帝业后,封张良为留候。
飞黄腾达后的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但他又不知到哪里才能找到老人。就这样过了十三年,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想起老人跟他说过的话,就把那块黄石取回家中,称之为“黄石公”,按时祭祀,看到那块黄石就好像看到了那位无私教他的老人。等到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了一起。
执虚①器,如执盈②,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③。
【注释】
①虚:空的。
②盈:这里是指装满东西的器物。
③轻略:轻慢,草率。
【译文】
拿着空的器具,也要像里面装满东西时一样小心。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做事情不可太匆忙,太匆忙则容易出错。做事不要怕困难,即使做的是小事,也不能轻率随便、敷衍了事。
【历史故事】
古人慎独
春秋时期的蘧伯玉是一位品德非常好的人,他是卫国的大夫,为人处世非常讲究礼仪,即便是没有人的时候,他也总能保持威仪,当时的国君卫灵公非常赞赏他。
有一天晚上,卫灵公和他的夫人一起在庭院里赏月聊天,远远地听到有马车的声音。但当马车经过卫灵公的宫门口时,却没了动静。过了好一会儿,马车声才又响起来。后来,卫灵公差人去打听,知道是蘧伯玉驾车经过宫门口。
原来,当时的礼仪规定:大臣经过国君的门口要下车,表示对君王的尊重。蘧伯玉的马车到了宫门口忽然没了声音,就是因为蘧伯玉下车恭恭敬敬地给卫灵公行礼,礼毕,再继续前行。蘧伯玉就是这样的谨慎,并不因为是晚上,而且也没人看见就怠慢了对国君的礼节。试想,这样的人,皇帝怎能不称赞,不重用呢?
相反,为人处世如果不谨慎不周全,往往会招惹杀身之祸。苏武牧羊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故事中的主人翁苏武有个哥哥,名叫苏嘉。苏嘉是个车夫,专门驾车。可是他不为别人驾车,而是专门给皇帝驾车。这需要十二万分的谨慎,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便性命难保。
有一天,皇帝想到郊外游玩,苏嘉驾车带皇上去郊外的行宫。到行宫后皇帝正准备下车,苏嘉一不小心把车撞到了行宫门前的柱子上,车辕都折断了,皇帝受了惊吓,差点受了伤。苏嘉被判为“大不敬”,而后苏嘉郁郁寡欢,最后自杀了。
东汉时代“四知堂”的故事更能体现古人的慎独精神。东汉时期有一位廉洁的官员叫杨震,他的官位很高,很多地方官都想巴结他,贿赂他。但是杨震从来都不接受贿赂,保持自己清廉的好名节。
有一次,有一个叫王密的地方官选择天黑的时候拿着黄金来贿赂杨震。他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到杨震家拜访,把黄金拿出来说:“这是下官对您的一点点心意,请您一定收下。”杨震赶紧说:“这个我真的不能收,不能收!”王密见杨震坚持不肯收,就说:“您就收下吧,天这么晚了,我来的时候也没人看见,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听王密这样说,反驳他道:“哪里会没人知道?上天、大地、你、我,都知道这件事,正可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后来,杨家的子孙就把杨震的“四知”作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下来,子孙后代的宅子里都挂着“四知堂”的匾额,目的是让后辈看到这个匾额,就想起先祖慎独的美好品质。
斗闹场,绝①勿近,邪僻事②,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③,声必扬。
【注释】
①绝:戒,杜绝。
②邪僻事:乖戾不正的事情。
③堂:前室、正厅。
【译文】
不要凑热闹;一些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也不要好奇地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进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进入客厅之前,声音要高一些(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
【历史故事】
管宁割席
管宁生于158年,卒于241年,是春秋时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人,字幼安,东汉北海朱虚人,是汉末高士,品质高洁。
管宁自幼勤奋好学、饱读诗书,一生不攀附权贵、不阿谀、不钻营。三国时期,魏国多次招他做官,想委任他做太中大夫、太尉、光禄勋等要职,管宁坚决不做。他的品行超群,后人称他为一代“高士”。管宁故乡的人们为怀念他,褒扬他的高风亮节,特别建起管宁祠,筑起管宁冢,邻近的五个村庄也无不以“管公”作为村庄的名字。
东汉末年,由于黄巾之乱和州牧割据,天下大乱,管宁和很多人一起,准备离开家乡避战乱。但他不像其他人那样漫无目的地乱跑,他坚决向北而不向南,以表示他不离北方故土的心意。他和志趣相同的几个人一起辗转来到辽东。
管宁和友人们到了辽东后,受到辽东太守公孙度的欢迎。公孙度专门腾出驿馆来请他们居住,但管宁见过公孙度后觉得不是同道人,便谢绝了公孙度的好意,在山谷结草庐居住。
管宁非常好学,在游学中结交了几个后来很著名的学友,其中一个叫华歆,一个叫邴原,三个人很要好,也都很出色,所以当时的人把他们三人比为“一条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他们最尊敬的大学者是当时著名的陈仲弓,陈仲弓的学识行为成了他们的追求目标。
这三人中,“龙头”华歆和“龙尾”管宁之间,曾发生过一件著名的绝交事件,就是被后人称为“管宁割席”的经典故事。这个故事在《世说新语》中有记载,后世人用来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
华歆和管宁在求学的时候,过的是晴耕雨读的生活,他们常常是一边读书,一边劳动,真正践行着知行合一的修学正道,不做书呆子。有一天,华歆、管宁两个人在园中锄菜,锄着锄着,竟然从菜地里刨出一块前人埋在地下的黄金。
管宁的锄头先把黄金翻腾了出来,但是他像没有看见一样,把黄金丢在一边继续往前锄。后面的华歆看到黄金,心里知道不该拿,但又舍不得,犹豫和纠结中,他将黄金拿在手上端详了好一会儿,又看看管宁的脸色,才把黄金丢掉。
古代的先贤们读书首先要摒弃心中的贪念,不对意外之财动心,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会把这些作为标榜。所以,当管宁看到黄金就像看到砖头一样不动心,而华歆却在心里起了涟漪,两个人精神境界的高低立刻呈现出来。
过了几天,管宁和华歆两人正在屋里读书,外头的街上忽然吹吹打打、锣鼓喧天。原来,有达官贵人经过此地,那些人的车马非常华丽,场面非常气派,非常热闹。见此情景,华歆赶紧跑到窗前观看,而管宁却还像没听见一样,继续认真读他的书。
车马过去之后,华歆回到屋里,盛赞刚才看到的那些达官贵人的车马有多么豪华,非常羡慕。管宁听他这样说,默默地从旁边拿来一把刀子,将两人原来一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说:“子非吾友也!”意思说:“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
这就是著名的“管宁割席”。
【知识点小链接】
伯牙子期
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了。
人问谁,对①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②不问,即为偷③。
【注释】
①对:回答。
②倘:如果。
③偷:偷窃,小偷。
【译文】
当有人问“你是谁”的时候,你应当报出自己的名字,不能只是说“我,我”,使对方不明白;要用别人的东西,必须明确地向物主提出请求,假如你不经过别人的允许就拿,那就是偷窃了。
【历史故事】
自律不偷
古人德行的高洁常常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他们注重点点滴滴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都能做到严以律己。
宋朝时有个人叫查道。有一天,他和仆人挑着礼物去拜访远方的亲戚。走到中午时分,他和仆人都非常饿,但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时找不到吃饭的地方,他们又没带午饭,怎么办呢?仆人见实在没有办法,就建议查道从送人的礼物中拿些东西出来当午饭吃,反正送给亲戚的礼物也很多,吃一点也没关系。
查道没有采纳仆人的建议,而是认真地说:“这怎么行呢?这些礼物既然选好了要送人,就是人家的东西了,我们不能随便乱动,吃了就是偷吃!偷吃是多么难为情的事啊!”结果,主仆两人只好捧点路边的小河水喝一喝,然后饿着肚子继续赶路,到了亲戚家才吃到饭。
查道把送人的礼物立刻当成人家的东西,不乱动、不随便处理,这是多么可贵的德行呀!
元代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也体现古人的严以律己,叫“义不摘梨”。这个故事和“孔融让梨”一样,受到世代中国人的推崇,代代相传。
元代有个著名的学者,名叫许衡。有一年兵荒马乱,许衡和许多躲避战乱的人一起逃难到一个叫河阳的地方,许衡又累又饿,口渴难忍,精疲力竭地坐到路旁休息。路旁正好有一棵梨子树,树上有一些梨子。逃难的人看到梨子树就像看到了救命稻草一样,纷纷跑上前去摘梨子吃,大家争先恐后、迫不及待。
一片混乱中,只有许衡坐在路边一动不动。看到他镇定自若的样子,人们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梨子吃?他说:“这棵梨树不是我的,上面的梨自然也不属于我,不可以吃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些人说:“你呀,真是死脑筋。现在兵荒马乱的,谁也不知道梨树的主人是谁,或许它就是一棵没有主人的梨树呢。”许衡缓缓答道:“梨树可以没有主人,但我们的心中难道能没有主见吗?”
听了许衡的话,人们纷纷赞叹许衡的品性高洁,许衡“义不摘梨”也成了千古美谈。
凡出言,信①为先,诈与妄②,奚可焉③;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④。
【注释】
①信:言语真实,诚实。
②妄:荒诞,无根据。
③奚可焉:怎么可以呢?奚,何;焉,语气词。
④佞巧:善于察言观色,投人所好。
【译文】
开口说话,诚信为先;欺骗或花言巧语,怎么可以呢?话多不如话少,言多必失。要实事求是,不可花言巧语。
【历史故事】
诚信之美和失信之悲
季札是周朝时期吴国的一位著名的公子,他身带佩剑奉命出使诸侯国。有一天,他奉命出使鲁国,在去鲁国的路上碰到徐国的国君。徐国国君一看到季札身上配的剑,很喜欢。季札也看出了徐国国君的心意,季札心里想要把这个剑送给他,但是因为公务在身,急着出使鲁国,所以匆匆别过,也没能将宝剑送出。
季札出使鲁国后,回来的路上他又经过徐国,他决定要趁此机会把宝剑送给徐国国君,但是很不幸,这位国君已经去世了。季札心里很感慨,他来到徐国国君的陵寝,对着陵墓说:“当时我见你喜欢我的这把宝剑,我就在心里许下将宝剑送给你的诺言,今天虽然你已经不在了,我还是要把宝剑留给你。”于是,他把宝剑挂到陵墓的树枝上就走了。这就是有名的“季札挂剑”。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我们都知道,变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取得人民的信任。当时那个年代,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人们诚惶诚恐,深有朝不保夕之感,哪里容易轻易相信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