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与本草纲目健康食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医食同源,防重于治(4)

【气血和,体康健】

气血是人体内气和血的统称。中医学认为气与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共同营养脏器组织,维持生命活动。

藏精气

《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人体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人体最基本的物质是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的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空气这几部分结合而成的。五脏有相应的五气,若五脏泄了气,就会造成器官的原有生理功能受损,人便会染上一系列疾病。

调津血

《灵枢·痈疽》中曰:“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食物进入胃肠被消化分解,从而成为支持生命新陈代谢的营养物质和重要原料,即为津液,津液渗入血脉之中,成为化生血液的基本成分之一。津液濡养和滑利血脉,使血液充盈而环流不息。

气血不足的危害

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气虚即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气虚者症状为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血是流动于心脏和血管中的红色液体。血虚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指血少。血虚的症状为面色萎黄无华、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等。中医学认为,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血可以运载气,气血相互滋生,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故在中医学临床上一般是气血双补(或称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找食疗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治疗气血不足最好是采用食补的方法,而食补贵在持之以恒。当然也可以去看中医学,适当服用中成药或汤药调理,这样可能会见效快些。下面介绍一些简单常用的食疗方法,可以在日常饮食上来调理。比如补血食物有胡萝卜、黑豆、发菜、菠菜、大枣、核桃、莲子、猪肝、乌鸡、鸡蛋、赤豆、红糖等,而以含有铁质的胡萝卜素为最佳。如果经常感到四肢无力、精神疲乏,并且讲话声音低微、动则出虚汗,那么大多属于气虚,这时可以多吃黄豆、山药、大枣、栗子、胡萝卜、牛肉、兔肉等来调理。

【阴阳平衡,邪火不生】

就人体而言,日常的生理活动都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它依赖的是阳气,而阳气的产生又依赖于阴精。《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如果阴阳不能彼此为用而分离,那么人的生命活动也会随之停止。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养生的宗旨是维系生命的阴阳平衡。阴阳平衡则人健康、有神;反之就会患病、早衰,甚至死亡。

其实,这种阴阳的平衡是一种相对且动态的平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人体的活动也是如此,比如体内气的升降、血液的循环、物质的代谢、精气的转化等,都在不停地运动。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所言:“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如果事物的变化永远处在阴阳消长的转化中,那么在瞬息万变的宇宙中,自然也就不会有生命诞生和存活。所以说,只有保持这种阴阳的平衡,确保身心健康,才能维系我们生存的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与人体生命活动的稳定。

阴和阳同样重要,因为阴阳是互相的,阴是阳的基础,无阴则阳无以化,阳就没有办法气化;没有阳,阴就没有动力。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食物的阴阳。

根据食物的味道判断

在食物的味道中,必须注意苦味、辛味、咸味。具有苦、辛味的生姜、紫苏子、辣椒、韭菜、大蒜、葱类、芫荽、胡椒、茴香、猪肝等属阳,多吃这些食品可以改善感冒头晕、胃中寒凉作痛、口味不佳等症状。葱白粥、姜糖饮,就是很好的散寒剂。四川盆地气候潮湿且多雾寒冷,当地居民饮食中多选择性燥味辛的辣椒、胡椒来驱寒逐湿。咸味的淡水鱼类、蛤类、海藻类偏属阴性,大便干硬、耳鸣、甲状腺肿大等热症患者,可以适量食用海带、海参、紫菜来平衡体质。

根据食物的形状判断

食物形状主要是指植物的根、茎、叶等不同的形状,根菜与叶菜、茎菜相比多属阳,叶菜与茎菜、根菜相比多属阴。牛蒡、洋葱、人参、藕、红薯、芋头、马铃薯等属阳(萝卜虽属根菜,但由于含水分多,其性属阴)。在根菜中,牛蒡的阴性较强,藕和芋头属中间类型。与此相反,白菜、菠菜、卷心菜等叶菜和含水分多的黄瓜、茄子、番茄等果菜与根菜相比,皆属阴;卷心菜由于靠近根部,水分少,在叶菜中,偏于阳性。

根据食物的产地环境判断

食物的产地可能是寒冷地区,也可能是温暖地区;可能是陆地,也可能是海洋;可以是塑料大棚,也可以是露天的土地。生长于温暖的地区、陆地上及塑料大棚中的食物与这些场所以外的地方生产的食物相比属阴,相反这些场所以外的地方生长的食物属阳。因此,像马铃薯、大豆等生长在寒冷的地方的食品与香蕉、西瓜、甘蔗等生长在温暖地方的食物相比,属于阳性。江海湖泊的淡水鱼属于阴性,海产品属于阳性,但是海产品中的海带、贝类(如牡蛎)因含盐分较多,与其他海产品相比当属阴性。

根据食物的盛产季节判断

盛产于夏季的丝瓜、苦瓜、西瓜、番茄、茄子等食物与盛产于冬季的胡萝卜和藕、枣相比较,当然应属于阴性。

食物的阴阳属性具有可变性

食物的阴阳属性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变化,比如原来含水分多的食物及生鱼片、生菜等生的或具有清热的功效属于阴性的食物,经过加热作熟后就变成了阳性。当然这是与生的食物相比较而言的,如果与烹饪后的其他食物相比,也不一定是阳性。同样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相比属于阳性,但在各自属类的食物之间,也有阴阳之分。

【察言观色,健康自知】

中医学认为,五官与身体五脏的健康息息相关,五官气色之好坏透露着人体健康与否的蛛丝马迹。《灵枢·五色篇》中,将人的脸部形象化地予以想象,比喻为一座宫廷院落,鼻居中央,位置最高,故曰“明堂”,眉间称为“阙”,额称“庭”(颜),颊侧称为“藩”,耳门称为“蔽”。正如清代医家汪宏在《望诊遵经》中所说的脸部脏腑分布规律:“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据《灵枢·五阅五使》,“喘息鼻张”是肺病,“眦青”者是肝病,“唇黄”者是脾病,“舌卷短而颧赤”是心病,“颧与颜黑”是肾病。肾开窍于耳,当为耳黑。因此,只要善于每天早晨在照镜子时好好观察一下脸上的一些变化,再综合自觉症状等,你就能大致掌握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从而及时就医。

一般来说,脸色的变化是非常细微的,要想准确分析脸部的各种颜色、掌握身体健康的变化,就必须拥有一双“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