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做人,高标做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求同存异,不以己度人

悦纳别人的与众不同

圣诞节临近,美国芝加哥西北郊的帕克里奇镇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

正在读中学的谢丽拿着一叠不久前收到的圣诞贺卡,打算在好朋友希拉里面前炫耀一番。谁知希拉里却拿出了比她多十倍的圣诞贺卡,这令她羡慕不已。

“你怎么有这么多的朋友?这中间有什么诀窍吗?”谢丽惊奇地问。

希拉里给谢丽讲了自己两年前的一段经历:

“一个暖洋洋的中午,我和爸爸在郊区公园散步。在那儿,我看见一个很滑稽的老太太。天气那么暖和,她却紧裹着一件厚厚的羊绒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毛皮围巾,仿佛正下着鹅毛大雪。我轻轻地拽了一下爸爸的胳膊说:‘爸爸,你看那位老太太的样子多可笑呀!’

“当时爸爸的表情特别严肃。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希拉里,我突然发现你缺少一种本领,你不会欣赏别人。这证明你在与别人的交往时少了一份真诚和友善。’

“爸爸接着说:‘那位老太太穿着大衣,围着围巾,也许是生病初愈,身体还不太舒服。但你看她的表情,她注视着树枝上一朵清香、漂亮的丁香花,表情是那么生动,你不认为很可爱吗?她渴望春天,喜欢美好的大自然。我觉得这老太太令人感动!’

“爸爸领着我走到那位老太太面前,微笑着说:‘夫人,您欣赏春天时的神情真的令人感动,您使春天变得更美好了!’

“那位老太太似乎很激动:‘谢谢,谢谢您!先生。’她说着,便从提包里取出一小袋甜饼递给了我,‘你真漂亮……’

“事后,爸爸对我说:‘一定要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欣赏的优点。当你这样做了,你就会获得很多朋友。'”

你可能会觉得别人与众不同,并觉得很诧异,但只要换种眼光去捕捉他们身上的这些闪光点,学会真诚地欣赏,你就会惊喜地发现你的周围有很多伙伴,好朋友也越来越多,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如何接纳别人的与众不同呢,不妨参考以下几点:

(1)虚心学习朋友的长处。

(2)不勉强别人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

(3)真诚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

(4)在与别人的交谈中不要轻易说不喜欢谁。

(5)与人交往要态度温和,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帮助曾经伤害过你的人

用宽广的胸怀去包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能够不计前嫌,给他以帮助与关怀,才是为人之大德。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富翁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可是,到底要把财产留给哪一个儿子呢?富翁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三个儿子都花一年时间去周游世界,回来之后看谁做了最高尚的事情,谁就是财产的继承者。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三个儿子陆续回到家中,富翁要三个人都讲一讲自己的经历。大儿子得意地说:“我在周游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可是那个人却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币原封不动地交还给了他的家人。”二儿子自信地说:“当我旅行到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落时,看到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里了,我立即跳下马,从河里把他救了起来,并留给他一笔钱。”三儿子犹豫地说:“我,我没有遇到两个哥哥碰到的那种事,在我旅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钱袋,一路上千方百计地害我,我差点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经过悬崖边,看到那个人正在悬崖边的一棵树下睡觉,当时我只要抬一抬脚就可以轻松地把他踢到悬崖下,但我想了想,觉得不能这么做,正打算走,又担心他一翻身掉下悬崖,就叫醒了他,然后继续赶路了。这实在算不了什么有意义的经历。”富翁听完三个儿子的话,点了点头说道:“诚实、见义勇为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称不上是高尚。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危险的宽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财产都是三儿子的了。”

宽容是一笔巨额的财富,是至善人性达到的一种境界,是人性之花历经沧桑之后依然盛开的那份通透与恬然。

活在仇恨里的人是愚蠢的。你在憎恨别人时,心里总是愤愤不平,希望别人遭到不幸、惩罚,却又往往不能如愿,失望、莫名的烦躁之后,你便失去了往日那轻松的心境和欢快的情绪,从而心理失衡;另一方面,在憎恨别人时,由于疏远别人,只看到别人的短处,在言语上贬低别人、在行动上敌视别人,结果使人际关系越来越僵,以致树敌为仇。宽容地帮助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才不失为人生大智慧,以德化怨,春风化雨,是成熟人性臻至化境的象征,宽容的人生收获的必是满城桃李。

得理也要让三分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得理不让人,就算无理也要争三分,总怕自己会吃亏;与之相反,还有一些人,真理在握也会让人三分,显得绰约柔顺,颇有君子风度。

前者,往往是生活中的不安定因素,后者则具有一种天然的向心力;一个活得叽叽喳喳,一个活得自然潇洒。有理,没理,饶人不饶人,一般都是在是非场上、论辩之中。假如是重大的或重要的是非问题,自然应该不失原则地辩个是非曲直,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身也值得。但日常生活中,也包括工作中,往往会因为一些非原则问题、皮毛问题争得不亦乐乎,谁也不肯甘拜下风,说着论着就较起真儿来,以至于非得决一雌雄才算罢休,结果严重到大打出手,或者闹个不欢而散、鸡飞狗跳的结局而影响了团结,而且越是这样的人越对甘拜下风的人瞧不顺眼。争强好胜者未必掌握真理,而谦下的人,原本就把出人头地看得很淡,更不消说一点小是小非的争论了。越是你有理,越表现得谦下,往往越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胸襟之坦荡、修养之深厚。

在生活中,人都会有难堪的时候、做错事的时候、有求于人的时候,如果这时你处在评判的一方,尤其是他们的那些错处或什么事情牵涉到你的利益时,甚或他们与你有深仇大恨时,你会怎样做呢?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做法。一般来说,愚昧的人或心胸狭窄的人爱为难别人,他们不愿意帮助人,不为人遮掩难堪,不包容或原谅人。他们甚至会乘人之危,鸡蛋里头挑骨头,抓住把柄不放,且洋洋自得。这种不良行为正是他们愚昧阴暗心理的下意识表露。至于和他们有深仇大恨的人,就更不可能息事宁人了。但是在生活中,你也会经常处在难堪、有错、有求于人的位置上,比如,你不巧弄脏了别人的衣裤,违反了交通规则,为讲义气与别人结了仇,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你极需要他人的包容。将心比心,同情他人,宽容他人,不为难他人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能够感化人,巩固人们之间的互助亲善关系,让社会形成一种宽厚的向善风气,小人就可能不会产生,阴暗的东西就会更少一些,自己有了不幸的时候,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

不要抓住他人的错误或缺点不放,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矛盾,也会提升自己谦卑善良的品质。这种与人为善的品德,正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美德。

要私下指出别人的缺点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说话方式讨人喜欢,那么私下指出别人的缺点是采取行动的第一步。但有的人却常常要么容忍别人的缺点,要么就直接对外宣扬,让别人下不来台。这个教训实在值得我们思考。

做人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记得有位专家就说过,不要苛求别人的完美,宽容让你自己不断完美起来。在别人的某些缺点比较严重时,我们应该以私下谈心的方式委婉指出,急风暴雨不如和风细雨,当场训斥不如私下平心静气、施以爱心。只有我们拥有了一颗宽容的心,别人才能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在我们指出他们缺点的时候他们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

在朋友之间,指出缺点总是要担负伤和气风险的,但作为朋友应该承担这种风险。风险有大有小,关键是用的方法适当与否。从小处说,就是在私底下指出别人的缺点。人总是要讲点面子的,指出缺点更应该顾及对方的面子,说话尽可能婉转一些,尤其不要当众给朋友生硬“挑刺”。即使在私下场合指出缺点和错误,也应充分考虑如何让对方愉快接受,最好先聊聊其他事情,以便在沟通感情、融洽气氛的基础上再婉转地指出问题。

指出缺点更多时候是发生在角色地位并不平等的人之间,比如上司对下属,老师对学生。这些情况下可以公开指出缺点吗?当然不应该,照样应该维护下属和学生的面子。当员工违背明确的规章制度时,当然应当众指出其过错,在让他认识到缺点错误的同时,也可对其他人起到警示作用。假若员工在工作上出现小小的失误,而且不是有意的行为,可在私下为其指出来,或以含蓄、暗示的方式使其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这样既能维护他的面子,又能达到帮他改正缺点的目的。

要时常反问自己:“处理这件事最合乎人性的方法是什么?”当员工因为某些缺点把事情弄糟了,有的领导者会把犯错误的员工当着其他员工甚至是这个员工的下属的面训斥一通。而人性化的领导者会在私下里跟员工谈心,指出缺点,并且帮助他们找出适当的方法去做好事情,并且会肯定他们已经做得很好的部分,以免让这些员工丧失信心。

所以作为上司,假如说下属真的有比较严重的缺点,一般应私下单个找他谈话,指出来,引导他今后如何正确处理类似的问题及注意事项,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这样,下属有问题才愿找上司反映或沟通谈心。这样一来就会在员工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刘老师班上有个女生很优秀,有一段时间看到别人比自己成绩好,心里有些不平衡。刘老师通过网上聊天工具和她聊天,帮她解开了心结。这个女生很感激,情绪理顺了。对其他有缺点的学生,刘老师也尽量采取类似方法。学生们说:“刘老师照顾我们的面子,我们也尽力改正。”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评价刘老师的:“刘老师这样做是讲策略,育人工程最艰深,关键要用心!”有一次,刘老师经过教室,听到一位同学用粗话骂老师,他装作没听见,事后私下把那同学请到办公室,告诉他老师已经听到他说的那句话,但不想当着全班人的面来批评,是为了尊重他。这样他很诚恳地承认了错误并向老师道歉,后来变得很有礼貌了。试想,如果刘老师当时走进教室狠批他一顿,有可能换来学生第二次更难听的粗话。

因此,面对别人的缺点,私下里指出而不是当面批评或宣扬,不仅会让他感受到你的修养,而且也会让他更加尊重你。

放大镜看人优点,缩微镜看人缺点

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很多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把别人身上的缺点无限扩大,动不动就责怪他人。对于别人身上的优点呢?则以“这有什么了不起”为由来对其嗤之以鼻。这种现象其实是非常可悲的。因为当一个人以刻薄小气的胸襟为人处世时,他绝不可能有什么出息。一个用“缩微镜看人优点,放大镜看人缺点”的人,绝对不会获得美好的友谊和得到别人的帮助。

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而不是缺点,努力学习别人的优点,这才是正确的行为。也只有以这种“放大镜看人优点,显微镜看人缺点”的心态,才能有宽广的胸襟,才能赢得别人的敬重和取得成功。

蔡元培先生就是一个有着大胸襟的人。在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曾有这么两个“另类”的教授。一个是“持复辟论者”和“主张一夫多妻制”的辜鸿铭。辜鸿铭当时应蔡元培先生之请来讲授英国文学。辜鸿铭的学问十分庞杂,他上课时,竟带一童仆为之装烟、倒茶,他自己则是“一会儿吸烟,一会儿喝茶”,学生焦急地等着他上课,他也不管,“摆架子,玩臭格”成了当时一些北大学生对辜鸿铭的印象。很快,就有人把这事反映到蔡元培那儿。然而蔡元培并不生气。他对前来反映情况的人解释说:“辜鸿铭是通晓中西学问和多种外国语言的难得人才,他上课时展现的陋习固然不好,但这并不会给他的教授工作带来实质性的损害,所以他生活中的这些习惯我们应该宽容不较。”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也没有人来告状了,因为辜鸿铭的课堂里挤满了北大的学子。很多学生为他渊博的知识、学贯中西的见解而折服。辜鸿铭讲课从来不拘一格,天马行空的方式更是大受学生欢迎。

另一个人,则是受蔡元培先生的聘请,教《中国古代文学》的刘师培。根据冯友兰、周作人等人回忆,刘师培给学生上课时,“既不带书,也不带卡片,随便谈起来”,且他的“字写得实在可怕,几乎像小孩描红相似,而且不讲笔顺”, “所以简直不成字样”,这种情况很快也被一些学生、老师反映到蔡元培那儿。然而蔡元培却微微一笑,说:“刘师培讲课带不带书都一样啊,书都在他脑袋里装着,至于写字不好也没什么大碍啊。”后来学生们发现刘师培讲课是“头头是道,援引资料,都是随口背诵”,而且文章没有做不好的。

从蔡元培对辜鸿铭和刘师培两位教授的处理方法,我们可见蔡元培量用人才的胸怀是何等求实、豁达而又准确。他把对师生个性的尊重与宽容发挥到了一种极高明的地步。为了实现改革北大的办学理想,迅速壮大北大实力,他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把尊重人才个性选择与用人所长理智地结合起来。他曾精辟地解释道:“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在校讲授,以无悖于第一种之主张(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为界限。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

正是这种博大的胸襟,才使蔡元培能够发现真正的人才,也才使当时的北京大学有了长足的发展。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和许多人都是朋友,其中包括若干被认为是孤僻、不好接近的人。有人很奇怪地问卡耐基:“我真搞不懂,你怎么能忍受那些老怪物呢?他们的生活与我们一点都不一样。”卡耐基回答道:“他们的本性和我们是一样的,只是生活细节上难以一致罢了。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戴着放大镜去看这些细枝末节呢?难道一个不喜欢笑的人,他的过错就比一个受人欢迎的夸夸其谈者更大吗?只要他们是好人,我们不必如此苛求小处。”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应该学会以一种大胸襟来对待别人的缺点和过错。学会“容人之长”,因为人各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相互促进,学习才能进步;学会“容人之短”,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短处是客观存在的,容不得别人的短处就只会成为“孤家寡人”;学会“容人之过”,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历史上凡是有所作为的伟人,都能容人之过。

朋友们,当我们拥有“以放大镜看人优点,以缩微镜看人缺点”的大胸襟时,我们便拥有了众多的朋友,拥有了无尽的帮助,也拥有了通向成功的门票。

对自己的对手“投之以木桃”

《诗经·卫风》中有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就是说,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普通的朋友之间尚且如此,倘若胸怀宽广,对自己的对手也能“投以木桃”,那你的对手也一定感激涕零,视你为恩人一般。日后定会寻找时机报答你,给予你帮助,让你获得更大的成功。

一位名叫卡尔的卖砖商人,由于同另一位对手的竞争而陷入困境之中。对方在他的经销区域内定期走访建筑师与承包商,告诉他们卡尔的公司不可靠,他的砖块不好,生意也即将面临歇业。卡尔对别人解释说他并不认为对手会严重伤害到他的生意。但是这件麻烦事使他心中生出无名之火,真想“用一块砖来敲碎那人肥胖的脑袋作为发泄”。

“有一个星期天早晨,”卡尔说,“牧师布道时的主题是:要施恩给那些故意为难你的人。我把每一个字都吸收下来。就在上个星期五,我的竞争者使我失去了一份25万块砖的订单。但是,牧师教我们要善待对手,而且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他的理论。当天下午,我在安排下周日程表时,发现住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位我的顾客,正因为盖一间办公大楼需要一批砖,而所指定的砖的型号不是我们公司制造供应的,却与我竞争对手出售的产品很类似。同时,我也确定那位满嘴胡言的竞争者完全不知道有做成这笔生意的机会。”

这使卡尔感到为难,是遵从牧师的忠告,告诉给对手这项生意,还是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让对方永远也得不到这笔生意呢?

那么到底该怎样做呢?卡尔的内心挣扎了一段时间,牧师的忠告一直在他心中。最后,也许是因为很想证实牧师是错的,他拿起电话拨到竞争对手家里。接电话的人正是那个对手本人,当时他拿着电话,难堪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卡尔还是礼貌地直接地告诉他有关弗吉尼亚州的那笔生意。结果,那个对手很感激卡尔。

卡尔说:“我得到了惊人的结果,他不但停止散布有关我的谎言,而且还把他无法处理的一些生意转给我做。”

对于昔日的对手,打击报复只能为自己埋下更多的祸根,而善待我们的对手,不但能够感化他们,还会为我们自己的事业扫除一定的障碍。

以德报怨,善待对手。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一生都奉行这句话,在用人方面更是如此。

丘吉尔作为保守党的一名议员,历来非常敌视工党的政策纲领,但他执政时却重用了工党领袖艾礼,自由党也有一批人士进入了内阁。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在保守党内部,对待前首相张伯伦也没有以个人恩怨去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不计前嫌,很好地团结了众多对手,显示了他宽阔的胸怀和高明的用人之术。

张伯伦在担任英首相期间,曾再三阻碍丘吉尔进入内阁,他们的政见不合,特别是在对外政策上,张伯伦和丘吉尔存在很大的分歧。后来张伯伦在对政府的信任投票中惨败,社会舆论赞成丘吉尔领导政府。出人意料的是,丘吉尔在组建政府的过程中,坚持让张伯伦担任下院领袖兼枢密院院长。这是因为他认识到保守党在下院占绝大多数席位,张伯伦是他们的领袖,在自己对他进行了多年的批评和严厉的谴责之后,取张伯伦而代之,会令保守党内许多人感到不愉快。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丘吉尔决定留用张伯伦,以赢得这些人的支持。

后来的事实证明,丘吉尔的决策很英明。当张伯伦意识到自己的绥靖政策给国家带来巨大灾难时,他并没有利用自己在保守党的领袖地位来给昔日的对手丘吉尔找麻烦,而是竭尽全力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对丘吉尔起到了较好的配合作用。

由此可见,如果你能够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公平对待你的对手,善待你的对手,与对手冰释前嫌,就能赢得对手的尊重和友谊,同时也为自己找到了强有力的靠山。

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也是一种包容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而这些人会有不同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有的人热情开朗,有的人沉着稳重,有的人性子急躁,有的人心胸狭窄……面对这么多不同性格的人,我们应该怎样使他们乐于按照你的意愿行事呢?要想改变他,首先就要悦纳他!悦纳他人,就要满怀热忱地和他们相处,容忍并且诚心地尊重别人与己不同的性格、兴趣和生活方式,还要主动地了解别人的性格特征,熟悉别人的生活习惯,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老王曾经到乡下的母校去听课。在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发现其中有一位老教师在喝完稀饭后,伸长了舌头,低下头,捧着碗“滋滋”有声地把碗底的残留稀饭舔得干干净净。如今的生活已经不是饿肚子的时代了,竟然还会有这样的老师。看到他这个样子,大家都禁不住笑了出来。那位老教师听到笑声,现出惊异的目光,且不由得红了脸,极为羞愧地走出了吃饭的地方。一个下午,老王没有看见老教师的身影。

临走的时候,老王终于看到了这位老教师的身影。他连忙走过去对老教师说了一些比较委婉的道歉的话。老教师抬起头说:“这是我保持了几十年的坏习惯了。过去家里穷,吃不饱,经常要求家里的三个孩子这样做,我自己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到现在还是改不掉,丢脸了。”

听了老教师的话,周围的人深深地为刚才的笑感到惭愧。

面对别人的习惯,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的领会,只是浅薄的嘲笑,这本身说明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是多么的浅薄和无知。在我们笑出声的时候,谁又会知道他的这个习惯是多么的令人尊敬呀!

在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蕴涵在这些习惯中的个性。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当然我们无法保证所有的思维和习惯都是对的,但是我们应该用谅解和尊重去面对别人的习惯。

我们应该用广阔的心灵去包容别人的举止,用尊重的心灵去感悟别人的行为,用开阔的胸襟去对待别人的言行。这样在尊重他人的时候,我们也会获得一些生命之中最美好的东西。

不因偶尔的过错就丧失对朋友的信任

朋友间的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不要因朋友偶尔的过失而失去对他的信任。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人,整日游手好闲,酗酒闹事,人们见到他唯恐躲避不及。一天,他醉酒后失手打伤了前来上门讨债的债主,被判入狱。

入狱后的地痞幡然悔悟,对以往的言行感到十分懊悔。

一次,他成功地协助监狱管理人员制止了犯人的集体越狱出逃,获得减刑的机会。

那人从监狱中出来后,回到小镇上重新开始生活。他先是想找个地方打工赚钱,结果全都拒绝用他。食不果腹的他又来到亲朋好友家借钱,看到的都是一双双不信任的眼光,他那一点刚充满希望的心,开始滑向失望的边缘。这时,他少年时代的朋友听说了,就取出了1000元送给他,那人接钱时没有显出过分的激动,他平静地看了一眼昔日的朋友后,消失在镇口的小路上。

数年后,那人从外地归来。他靠1000元起家,苦命拼搏,终于成了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不仅还清了亲朋好友的旧账,还领回来一个漂亮的妻子。他来到了昔日的朋友家,恭恭敬敬地捧上了2000元,然后,流着泪说道:“谢谢你!你是我真正的朋友,是你的信任给了我站起来的勇气。”

信任是最好的支持,它是对人性的肯定,它对人的帮助在于心理上道义的重建,其意义超过了金钱的支援。

真正的朋友经得起任何狂风暴雨的打击,请不要因为朋友对你的态度一时冷淡或是朋友一时的过错而失去了对朋友的信任。你若能对朋友坦诚相待,你真正的朋友必然会以最大的忠诚回报你。

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那位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就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的朋友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我打了你,你要写在沙子上,而救了你却要刻在石头上呢?另一个笑笑地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里的深处,在那里任何风都不能磨灭它。”

或许,朋友对你的伤害是无意间造成的,朋友间有了裂痕就需要用宽容来弥合。信任是伸向失望的一双手,一个小小的动作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不要因偶尔的过错就失去对朋友的信任,宽容你的朋友吧,说不定在你的身边会出现奇迹。

容人小过,不念旧恶

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句话说得好,人无完人,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不是圣人,谁都会犯错,只要不是一些原则性的大错,我们就没有必要太过计较。何必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生气烦心呢?糊涂点才是真聪明。

西汉宣帝时的丞相叫丙吉,他有一个车夫很好喝酒,醉酒后常有行为不检点的地方。有一次酒后为丙吉驾车,结果呕吐起来,弄脏了车子。丞相的属官为此骂了车夫一顿,并要求丙吉将此人撵走。丙吉说:“何必呢!他本是一个不错的驭手,现在因为饮酒的过失被撵走了,谁还会再雇用他呢!那叫他以后怎么办!就容忍了吧,况且,也不过就是弄脏了我这个当丞相的车垫子罢了。”于是继续让他驾车。

这个车夫的家在边疆地区,经常有关于边疆情况的消息。一次他外出,正巧碰上驿站上来了个从边郡往京城送紧急文件的使者,他就跟随到皇宫正门负责警卫传达的公车令那里去打听,知道是匈奴侵犯云中郡和代郡等地。他马上赶回相府,将情况报告给丙吉,并建议道:“恐怕在匈奴进犯的边境地区,有一些太守和长吏已经老病缠身,难以胜任用兵打仗之事了,丞相是否预先查验一遍,也好临事有个准备。”丙吉听了,觉得车夫的想法很对,家在边境的人对这些事就考虑得特别细致,于是就召来属吏有司,让他们立即统计有关人员情况,做到对边境官员有个比较充分的了解。

不久,汉宣帝召见丞相和御史大夫,询问遭匈奴侵犯的边境守将情况,丙吉当下一一对答如流,而御史大夫仓促间哪能回答得出,皇帝见他那副吞吞吐吐的窘态,大为生气,狠狠地加以责备,而对丙吉则大加赞扬,称赞他能时时忧虑边境事务,忠于职守。其实,皇帝哪里知道这全是车夫的提醒之功啊!

军国大事本不是车夫所长,丙吉在朝也难以想到边区的具体状况。只因容人小过,却意外收到了如此有利的效果。看来,关键就在于在车夫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化短为长的力量的作用。

可见,容忍别人的小过失,他必将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来酬答;宽大自己的仇人,他有可能会尽力回报你。只因为要报答恩人的感情激荡在胸中,所以他一有机会就跃跃欲试,他的才干一受到激励,就会尽量发挥。

郭进任山西巡检时,有个军校到朝廷控告他,宋太祖召见了那人,审讯后知道是诬告,就将他押送回山西,交给郭进,让郭进亲自处置他。当时正赶上北汉国入侵,郭进就对那人说:“你竟敢诬告我,确实还有点胆量。现在我赦免你的罪过,如果你能出其不意,消灭敌人,我将向朝廷推荐你。如果你被打败了,就自己去投河,不要弄脏了我的剑。”那个军校在战斗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居然打了大胜仗,郭进就向朝廷推荐了他,使他得到提升。

容人小过,不仅因为多数人或迟或早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短处,而且还因为除了不可救药的人,都可以做到“过而能改”,并不自甘堕落。换言之,容人小过,也是在为“过而能改”的人创造改过的条件。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容人小过,不念旧恶,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一条社交法则。

要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篇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这体现了浓厚的“仁者爱人”和“与人为善”的宽容气度。同时也显示了儒家思想中非常鲜明的是非观:好的就去鼓励,坏的就要制止。更显示了儒家“己欲立,先立人,己欲达,先达人”的博大胸怀。

生活中,大凡是好事情,好愿望,如果你有能力帮助,就应该伸出热情的手,给予支持,使之功成名就。这种帮助可以说是“成人之美”,而“成人之美”的“君子”行为,都是得人心、受欢迎的。因为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是助人为乐、利人利众的表现。

黄先生是某厂的厂长,由于他善于成人之美,厂里的职工大都喊他美厂长,其意思不是指他的外表美,而是指他的行为美和心灵美。厂里的职员小胡,因工伤而断了一条腿,在家里休养了半年之久,小胡说:

“有一天,厂里的司机开车到我家里来,帮我收拾行李,说是要出一趟远门,我问到哪儿去?司机说到我想去的地方去!回到厂里,我的心里好一阵热乎!由司机扶进黄厂长的办公室,黄厂长立刻停下手头上的活计,坐过来一边问我的腿伤,一边让秘书给我沏茶。我问黄厂长为啥把我接到厂部,黄厂长说我为了这个厂,贡献出了一条腿,作为厂长,应该资助我完成曾经的心愿——坐飞机,看海!还说这次由厂长秘书负责陪我去实现这个愿望,其实是照顾我的生活起居!坐飞机和到海边去,曾经的确是我的愿望,没想到厂长还记得,而且还把属于自己的疗养名额让给了我,说真的,当我由厂长秘书陪着飞在天上的那一刻,当我由厂长秘书扶着站在大海边的那一刻,我的泪流了下来!这样的厂长,这样的朋友,我的心里会永远装着的……”

在人际交往中,要真正做到成人之美,就要关心他人、重视他人、帮助他人,为别人提供方便,使他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成就别人也等于成就自己,成人之美,不仅使他人受益,同样也使自己受益。

科学家达尔文与华莱士的《进化论》创始人之“让”可谓是君子之风的充分体现。

1842年,达尔文开始着手写他的鸿篇巨制《进化论》。由于他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所以直到1858年他还在写这部书。他的朋友赖尔和虎克提醒他要加快速度,否则会有别人捷足先登的,达尔文一笑置之。他是一个非常严肃认真的科学家,他要使自己的理论尽可能的完善、严谨。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被朋友言中了。1858年夏天,达尔文收到一位叫华莱士的年轻人寄来的一篇论文,年轻人在论文中提出了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完全相同的观点。在附言中,华莱士请他所尊敬和信赖的科学家(达尔文)将论文推荐给赖尔,赖尔正是提醒过达尔文的朋友。尽管达尔文比华莱士提前十年研究这个问题,而且也早已写出了完全可以表达自己观点的大纲,但他还是热情地将论文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并且放弃了自己的大规模写作。他的朋友认为这不公平,但他不以为意。当华莱士知道事情的真相后,非常感动,甘愿让出进化论创始人的位置。

成人之美的举动,是值得颂扬和赞美的。不过,成人之美者,要有一双明辨是非的眼睛。别人的愿望是正确且有益于人的,我们就应该帮其实现;而别人的愿望只是为了其自己获名获利并在此同时又损人损公时,我们就得坚决阻止并劝其放弃,继而改过从善。

包容他人的四句箴言

一位年轻的慈善家,向一位得道的高僧请教。

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同时也能够让别人愉快的人呢?”

高僧笑着对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许多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好了。”

年轻慈善家满怀虔诚地听着,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

高僧接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

高僧的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年轻慈善家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

高僧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高僧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年轻慈善家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高僧两眼发光,继续说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年轻慈善家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高僧哈哈大笑:“很好,很好。这一点是世俗间人们最容易遗忘的一件事!因为人们往往妄想着要去改变他人,却在无意之间伤害到了对方……”

高僧说的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年轻慈善家说:“这句话的含义我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就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高僧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

那位高僧是位拥有大智慧的智者,只是短短四句——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便道出了与人为善的真谛。话短意长,耐人寻味。

人与人之间总有差异,所以有时摩擦、争吵不可避免,这些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多些理解,学会包容,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就不会因他人与己见不同而生出隔阂,进而产生矛盾。

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的见解,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有朝气,从而产生了许多新生事物。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与他人有不同见解存在,也才会使得自己去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自己固有的见解原本就是错的,不科学的。正是由于他人的不同见解使自己反省,从而纠正自己错误的认识与观点,并获得新的进步。因此,正确对待不同见解,不仅不是理亏,反而是一种理智的态度。而要做到这点,所需要的就是“理解”。理解他人,理解环境,理解我们所处时代的方方面面;不固执,不偏激,不斤斤计较,更莫为小事而与别人打“肚皮官司”,弄得自己心神不安,伤神又伤心。

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理解是一缕精神阳光,借助这缕“阳光”,可以澄清我们的思路,净化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显得更充实,更自在,更快乐。

肯尼斯·库第在他的著作《如何使人们变得高贵》中说:“暂停一分钟,把你对自己事情的高度关注,跟你对其他事情的漠不关心,互相做个比较。那么,你就会明白,世界上其他人也正是抱着这种态度!这就是,要想与人相处,成功与否全在于你能不能以同情的心理,理解别人的观点。”

法国作家伏尔泰在遗言中说:“包容是什么?它是人性的特点,就让我们原谅彼此自身的愚蠢吧!”人与人的相处,难免会发生矛盾,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与差错。在这时,如果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就很容易引发争斗。这时我们就需要学会宽容,懂得宽容待人的好处。包容是一门做人的艺术。包容待人,首先是要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体谅别人,在接受别人的长处时,也接受别人的短处。其次,当你遇到事情打算用愤恨去实现或解决时,不妨试着去包容,或许它更能帮你实现目标,解决矛盾,化干戈为玉帛。

把自己当成别人,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对方的情感;把别人当成自己,感同身受,用亲身去体验别人的感受;把别人当成别人,我们无法强求别人改变,只能去理解、体会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我们的一切理解和包容并非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设身处地地包容别人,其实也是在包容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