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先师孔丘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同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居住在宋国,后来为了避祸才逃到鲁国,定居下来。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纥,曾以勇敢和臂力过人立下战功。叔梁纥在66岁左右与未满20岁的颜徵在结婚。婚后两人曾到山东曲阜东南的尼山拜神求子;后来生下了孔子,便取名为“丘”,字“仲尼”。

孔子3岁时就遭受了丧父之痛,母亲颜氏把他带到当时鲁国的都城曲阜。由于父亲早逝,家中贫困,孔子只好瞒着母亲,辍学在叔孙氏家放牛。叔孙氏家有许多藏书,孔子经常借来阅读,成了知识渊博的人,孔子的名声也渐渐传开了。

20岁时,孔子的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儿子,鲁昭公闻信,派人送来鲤鱼,表示祝贺。昭公赐鱼之事,使孔子在曲阜声名鹊起。随后季平子根据孔子的业绩,擢升他为管理计划生育的司职吏。孔子上任以后,施行了五条措施,鲁国人奔走相告,外邦人陆续迁入,鲁国人口剧增。孔子不到30岁,就已经掌握了“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此外,还掌握了以《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为代表的各种文献资料,真正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了。这样一来,许多人都愿意拜他为师,他便办了一些私塾,收了许多学生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

孔子在34岁时,赴洛阳会见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聃。这一次会见,使孔子学到了周朝的礼乐及文物制度。孔子对老子的道家思想佩服得五体投地,称他为云中之龙。公元前513年,鲁国发生“三桓”之乱,鲁国掌权的三家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把鲁昭公轰下了台。这时,孔子也在鲁国呆不下去了,只好来到齐国。这一次齐景公待他很客气,还向孔子询问了治国的道理。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君、臣、父、子都应当名副其实,各自都按等级名分的要求行事。齐国宰相晏婴认为孔子学说不过是书生之见罢了,并非齐国的当务之急。齐景公听从晏婴的话,决定不用孔子。这样,孔子便离开齐国,又回到鲁国教书,跟他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到了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了中部宰,后来又提升为司空、司寇。这时,齐国要与鲁国假意会盟的事引起了孔子的注意。他建议鲁定公防备齐国的阴谋,多带一些大将和兵马前去。在夹谷会盟上,孔子发挥了重要作用,使鲁国在外交上取得了胜利。鲁定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天下太平了,便不过问政事,整天吃喝玩乐。孔子想劝说他,但他总是躲着孔子。无奈之下,孔子便离开了鲁国。

曲阜孔庙与孔府

曲阜孔庙距今2400多年,是我国现存建筑时间最早的祭祀孔子的古代祠堂建筑群。面积为327亩,南北全长1120米,前后9进院落,共466间房屋,其中有5座大殿、53座门坊、13座碑亭以及其他祠、坛、阁、堂等,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建筑壮丽巍峨,既有帝王宫殿的金碧辉煌的气魄,又不失文化发源地的庄重儒雅之风。它包括9重院落,前三重院落为引导性庭院建筑,包括金声玉振坊、棂星门、太和元气坊、至圣庙坊、圣时门、壁水桥、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13碑亭等。从第四重院落开始,曲阜孔庙的布局则分为左路、中路和右路。中路建筑是祭祀孔子和先儒名士的场所,包括:大成门、大成殿、寝殿、圣迹殿和两庑。左路建筑为孔子的家庙,是祭祀孔子上五代先祖的场所,包括:承圣门、诗礼堂、故井、鲁壁、崇圣祠。右路的重要建筑有:启圣门、金丝堂、启圣王殿、寝殿等,主要祭祀孔子的父母。孔庙的碑林也同建筑本身一样闻名全国,共有大小碑刻2200多件,集中在大成殿两侧的东西两庑和13碑亭中,真、草、隶、篆俱全,堪称石刻艺术宝库。孔庙东侧便是孔府,是孔子嫡长孙的府第,孔子死后,子孙世代居于故宅,称为庙宅。

孔子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这期间,孔子曾经在陈、蔡之间受困,7天没吃上饭,但孔子依旧不改其初衷,坚持讲诵弦歌,表现了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公元前484年,孔子又回到了鲁国。鲁哀公和大臣们多次向孔子问政,但最终还是没有起用孔子。此后的5年里,孔子专心从事文献整理和教育事业,删《诗经》、《尚书》,定《礼记》、《乐经》,修《春秋》,授徒多达3000多人,其中,道德高尚、精于六艺的就有72贤人。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孔子死后,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孔子强调仁,这是充满人道主义的光辉思想,也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客观反映。经孔子编著整理保存下来的诸如《春秋》、《尚书》、《诗经》等书籍,对后世的学术思想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