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劳
——把握拍摄节奏
【战计原文】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战计译文】
迫使敌人处于被动困难的局面,不一定采取进攻的手段,这就是《易经》中“损刚益柔”原理的运用。
【战计启示】
以逸待劳之计认为,根据刚柔相互转化的原理,实行积极防御,逐渐地消耗、拖垮敌人,使它由强变弱,我方就会自然变被动为主动。战国时管仲治国备战、孙膑伏击庞涓、李牧大破匈奴,都是用的以逸待劳之计。
摄影者讲逸不是贪图安逸,而是把握规律、掌握节奏、劳逸结合,确保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用在关键时刻。太阳是最常用的自然光源,但众所周知,白天特别是正午时分,光线太强,光比太大,入射角也太大,不适合拍摄,更不适合拍风光片。如果时间允许,不妨在熟悉拍摄对象之后先休息,等太阳刚刚出来或落山前后,光线柔和时再拍摄。任何拍摄对象都有一个最佳拍摄时机,摄影者既不能不加区分动手就拍,也不能一刻不休息地一直盯着,必须善于掌握规律、以逸待劳、把握拍摄节奏,在有限的时间用有限的精力拍出更多更好的照片。以逸待劳需讲究方法,科学筹划。
图17 瞧!飞机
歪读正用之一
熟悉情况。此法要求拍摄之前要有周密的准备。事先要尽可能通过各种媒体了解拍摄对象的情况,如其历史与现状,且重点要放在现状上,如果能多了解一些近期可能发生的事就更好。这样就可以有所准备,从容应对。此外,对从媒体上掌握的资料,要及时找熟悉当地情况的人核实,以掌握最新动态。《瞧!飞机》就是熟悉情况后拍摄的。
歪读正用之二
度量器材。每位摄影者手中的器材不一样,适用性也不一样。即使准备得再全,也不可能应有尽有。这就要分析自己所带的器材在面对的拍摄环境中能发挥什么作用,能拍出什么样的照片。这样才能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不熟悉手中器材就仓促上阵去拍,往往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还可能错失良机。因此,要力避仓促上阵,以免拍摄时措手不及,过后悔之晚矣。
歪读正用之三
观察地形。介绍情况的人不可能把现场状况完全说明白。即使说得活灵活现,也无法替代摄影者的亲自观察。如果你准备晨昏摄影,最好白天看好地形,把各个拍摄对象、拍摄角度之间的关系弄清楚,这样有利于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致的拍摄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进一步的准备。
歪读正用之四
图18 锣鼓喧天
选择角度。选好了角度就成功了一半。选择角度不能跟着名师、照着名作来,那样肯定不行。一定要不辞辛劳、独辟蹊径、有所创新。站在那儿举起相机就拍,当然省事,看上去也有风度,问题是拍出的照片太平淡;坐下、蹲下、趴下好像有失身份,但等你拍出好照片就有“身份”了。选角度不妨上蹿下跳、左顾右盼、里来外去,多角度比较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比如,山西威风锣鼓队威名远扬,摄影者从地下管道井口仰拍,队员们在井口边敲击,产生了《锣鼓喧天》的效果。
歪读正用之五
关注气象。天气对摄影的影响较大。你想拍日出日落,阴天就拍不了;你想拍彩虹、佛光,也得等其出现;至于拍海市蜃楼,可能等了一个月也没等到,更何况对于非职业摄影者来说,更耗不起那个时间。只有及时看天气预报,掌握天气变化的大致情况,择机拍摄。当然,风有风的姿态、雨有雨的效果、雾有雾的情趣、冰有冰的意蕴、雪有雪的景象,要随机应变按快门,不能只凭一厢情愿。
歪读正用之六
计算路程。从出发点到拍摄点大致有多远,乘车还是徒步,需要多长时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计算时间时,一定要有预留时间,避免一旦发生突然情况而误事。如果是黄昏拍摄或在山林、沙漠里拍摄,最好找个向导,以免迷路遇险或发生意外。
歪读正用之七
沿途摄影。在去拍摄地的往返途中,不能相机入包万事大吉,要开机待拍,随时把遇到的生动景象拍摄下来。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往往精心筹划、全力以赴拍不出什么像样的照片,而在往返路上拍出了佳作,这就是摄影创作的偶然性。天时地利人和,有时是可遇不可求的。当然,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等看到精彩镜头再准备相机,那就为时已晚了。即使相机在手,如果反应不迅速也会错失良机。《暮归船歌》《张网以待》都是在采访返回途中拍摄的。
图19 暮归船歌
图20 张网以待
图21 高跷绝技。该照片是在庙会上拍摄的,表演者动作惊险,颇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