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管理是指人们对数据进行收集、组织、存储、加工、传播和利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随着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化扩大,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方面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后,不仅在大、中型计算机上实现并应用了数据管理的数据库技术,如Oracle、SYSBASE、Informix等,在微型计算机上也可以使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如常见的Access、FoxPro等软件,使数据库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以数据存储冗余不断减小、数据独立性不断增强、数据操作更简单和方便为标志,各有各的特点。从人工管理到数据库管理,标志着数据管理技术质的飞跃。
1.人工管理阶段
在计算机出现之前,人们运用常规的手段对数据记录、存储和加工,即利用纸张来记录数据和利用计算工具(如算盘、计算尺)来进行计算,并主要使用人的大脑来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而计算机出现之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个阶段计算机则主要用于数值计算,也没有管理数据的软件,因此从计算机内记录的数据上看,其数据量小,数据无结构,用户直接管理,且数据间缺乏逻辑组织,数据仅依赖特定的应用,缺乏独立性。
2.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和存储能力的飞速提升,硬件方面出现了磁鼓、磁盘等直接存取的外部存储设备,软件方面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则是专门管理存储器中的数据处理系统,是将计算机中的数据组织成相互独立的被命名的数据文件,并可按文件的名字来进行访问,是对文件中的记录进行存取的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在计算机外存上,计算机可以对数据进行反复处理,并支持文件的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文件系统实现了记录内的结构化,但从文件的整体来看却是无结构的。其数据面向特定的应用程序,因此数据共享性、独立性差,且冗余度大,管理和维护的代价也很大。文件管理阶段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
3.数据库系统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计算机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对数据共享的需求日益增强,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应用程序开发的需求。期间出现了大容量磁盘,存储容量大大增加且价格下降,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克服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时的不足,来满足和解决实际应用中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数据的要求,从而使数据能为尽可能多的应用程序服务,于是就出现了数据库管理技术。数据库的特点是数据不再只针对某个特定的应用程序,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性,共享性高,冗余度减小,程序与数据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对数据进行统一控制。
数据库的主要特点如下:
(1)数据结构化
在文件系统中,文件之间不存在联系,从整体看数据是没有结构的;与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是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集合,并按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的结构化数据,文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在总体上遵从一定的结构形式。数据库正是通过文件之间的联系来反映现实世界中事物自然联系的。
(2)数据共享性
由于数据库中是按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的结构化数据,考虑了所有用户的数据需求、面向整个系统组织的,从而实现了多个应用程序、多种语言和多个用户能共享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同用户所使用的数据可以重叠,同一部分数据也可以为多个用户使用,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数据共享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为数据库系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3)数据冗余度的减少
在数据库技术之前,应用系统都需要建立各自的数据文件,即使相同的数据也需要在各自的系统中重复建立,造成大量的数据重复存储,这个现象称为数据的冗余。
在数据库方式下,应用系统的数据是取自数据库中的某个子集,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sae Management Systerm, DBMS)从数据库中映像出来的,称为逻辑文件。应用系统使用的数据可能出现在不同的逻辑文件中,实际上的物理存储只出现一次,从而减少了数据的冗余。数据库管理阶段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关系如图1-2所示。
图1-2
(4)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技术中的数据与程序是相互独立的,互不依赖。
数据独立有两个含义: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所谓物理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库物理结构(包括数据的组织和存储、存取方法、外部存储设备等)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逻辑结构,而用户用的是逻辑数据,故程序不需改动。所谓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库全局逻辑发生改变时,程序也不需改动,就像数据库并没有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