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知识分子的审视与自省
——读辛笛的《手掌》
《手掌》写于1946年6月30日,载于1946年8月1日《文艺复兴》第2卷第1期。这个杂志,是由郑振铎、李健吾在上海主编发行的,得到了辛笛工作所在的金城银行的经济支持。后来收在作者以此命名的第二本诗集《手掌集》中,可见诗人自己对于这首诗是如何地看重了。
为“诗歌音乐工作者学会上海分会”在“诗歌节”举办诗歌朗诵活动,辛笛于1946年6月写了《布谷》一诗,这标志辛笛诗风由关注内心世界向关注社会现实方面的转变。他自己说:“是啼血的布谷使我领悟到古中国凡鸟在大时代中的啼鸣,必须把人民的忧患融化于个人的体验之中,写诗才能有它一定的意义。”(《辛笛诗稿》自序)在《布谷》中,他从以前“歌唱永恒爱情”的布谷鸟的啼声里,听出了“你一声声是在诉说/人民的苦难无边”,自己并由此得到启发,决心让自己的诗,能够发出布谷一样的声音,“要以全生命来叫出人民的控诉”。同时这种抒情观念的转变所带来的艺术探索与理解误区,所导致的诗歌创作上艺术美的获得与失落,也明显表现在《手掌》一诗中。
据说,《手掌》是一首突如其来的灵感突发之作。1946年6月30日黎明,辛笛夫人徐文绮生第二个女儿,她于难产中,辛笛一直守护在产房之外,彻夜未眠,到了黎明的时候,辛笛在“急也没用”的自我安慰中,一气呵成,匆匆写下这首诗。此时,他新生的女儿——圣珊,也与这首诗一起诞生了。(王圣思《辛笛传》,第136页)
据王圣思说,这首诗,“是受罗丹的雕塑《沉思者》的启发而写”。辛笛赴英留学期间,曾两次旅行巴黎。他参观了罗丹的博物馆。罗丹为但丁不朽诗作《神曲》构思雕塑“地狱之门”的时候,构思并创造了《沉思者》的形象。《沉思者》置于“地狱之门”一组雕塑的正上面。《沉思者》的永恒思考者的形象,他的灵与肉完美结合的生命力,他的支撑头颅的手臂的粗壮与有力,给辛笛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另外,笔者看到罗丹的另一作品《圣堂》,也更直接地雕塑了高高耸立的两个既分似合的一对手掌,这是以手掌象征圣堂之门的拱形结构,也象征着艺术之殿堂乃是由人的双手所创造。说辛笛《手掌》是受罗丹这些雕塑所启迪,应该是有根据的。但是他将对于手掌的思考,引向了自身对生命的选择和反思,因此这首诗,既赞美了艺术创造的力量,同时也抒写了创造者对于自身的审视与自省。
全诗分四节。
第一节,写手掌外形的深厚、风致,它蕴涵着热情和智慧,它蕴蓄着勇于探险与眷恋的品格。“形体丰厚如原野/纹路曲折如河流/风致如一方石膏模型的地图”,将手掌的形体、纹路及风致,与自然的原野、河流、石膏模型的地图相喻,给人以丰厚、阔大、充满质感的印象。“你第一个告诉我什么是沉思的肉/富于情欲而蕴藏有智慧”,进一步揭示了手掌的象征灵肉结合的内涵。粗犷勇敢而不失为良善的水手少年及大年夜浪子回家这两句,更是以常见的生活意象,揭示了手掌所代表的生命所拥有的勇敢然而富有情欲的内涵。这节诗,暗示了手掌所拥有的生命,是怎样一个充满创造和情感的躯体和灵魂。
第二节,拉开手掌与观察者的距离,进入对手掌与人生命运关系的思考。诗里用了一个常见现象,即吉卜赛女儿给人算命,通过看手相,来让人相信命运的吉凶好坏。吉卜赛女儿编造的一套套“宿命的故事”,可与“二月的百啭流莺比美”,只能骗取“你”的“慷慨”,如若当真,“岂不定要误事”。作者以此告诉人们,相信“宿命”是不可靠的,生命、事业、爱情,一切的幸福,都需要自己用双手去创造。这里作者告诉我们,他不相信手掌的虚无缥缈的宿命功能。
第三节,进一步写手掌内在的品格和精神。诗人驰骋自己的想象,进入对于手掌象征自我生命品格的思考。“我喜欢你刚毅木讷而并非顺从/在你心中/摆上一个无意义的不倒翁/你立刻就限制他以行动的范围/洒上一匙清水/你立刻就凹成照见自己的湖沼/轻轻放下你时可以压死蚊蚋蜉蝣/高高举起你时可以呼吸全人类的热情。”木讷质朴而富有正义感,是手掌的特性,也暗示人自身所追求的精神品格。“不倒翁”一句,暗示自己的精神坚守,不随风而变。后两句,讲手掌的巨大力量,比较直白,但因比喻机智,“一匙清水”与“照见自己的湖沼”,“蚊蚋蜉蝣”与“全人类的热情”等轻重、大小形成鲜明对比的二者并置一起,意象非常鲜明,富有张力,产生了很尖锐的传达效果。
最后一节,进入诗的主题:通过对于手掌因为“主人”而养成坏习惯的“不幸”的认识,表达谴责以及对改正的期许,传达出诗人对于人类自我觉醒的反思。这种因“白手”主人而养成的许多“坏习惯”,里面有“为的怕皮肉生茧/你不会推车摇撸荷斧牵犁”,有“永远吊在半醒的梦里/你从不能懂劳作后甜酣的愉快”。作者把造成这样后果的原因,归结为:“唯一不幸的你有一个‘白手’类的主人。”后面的九行诗,进入对于“白手”的教育,为了不使它更坏到“中邪”,“被派作风魔的工具”,“从今我要天天拼命地打你/打你就是爱你教育你”,一直到让它能够“抱起新理想”,获得新的生命,“不再笃信那十个不诚实的/过于灵巧的/属于你而又不像你的/触须似的手指”。这里手指触须似的“灵巧”,与前面讲的手掌的“刚毅木讷”前后呼应。作者用一些近似大白话的语言,结束了全诗的抒情,其意象创造与语言传达,都有些粗糙,但真实的情感借一些朴拙的诗句表达出来,也给这首诗带来别一种天真幽默的意趣。
“白手人”,几乎是五四以后现代知识分子自我谴责的一个代表性意象。它来自于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散文诗《干脏活的人和白手的人》(又译《工人和白手人》)。散文诗以干脏活的人与“白手人”对话的形式,写出一个富有良知的作家的人道主义思考与情怀。很多作家以“白手人”意象来表达对于知识分子谴责的声音,形成了一个新的传统意象。辛笛是一个深于自省的知识分子。在英国留学初期,与《再见,蓝马店》写作同时,他还创作了一首诗《对照》,写散步于卢森堡公园时的思考:“俯与仰一生世/石像之微笑与沉思/会让你忆念起谁/秋天的落叶如在昨晚/黑的枝干有苔莓/告诉你林中路的南北/但新生的凝绿点却更带来新生的希望/点点的声音是点点光的开落/雨后雨后故国的迢遥/杯盘该盛饰着试剪的果菜/但去年浅酌尝新的人呢/听钟声相和而鸣/东与西远与近/罗马字的指针不曾静止/螺旋旋不尽刻板的轮回/昨夜卖夜报的街头/休息了的马达仍须响破这晨爽/在时间的跳板上/白手的人/灵魂/战栗了。”通过一系列意象的“对照”,传达一个清醒的知识分子在时间流逝中枉度生命,一个“白手人”灵魂的“战栗”。大约10年之后,在战争之后苦难与混乱、抗争与新生的年代里,辛笛在《手掌》一诗中,又响应当时的社会思潮,写下了这首自我审视与自省的诗,为后人留下了一代知识分子宝贵的鲜活心迹。
(孙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