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制度 七分执行大全集(成功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按制度办事,设立制度结构和职责明细(1)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各项水平的综合体现,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必须有计划,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建立、健全、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如何正确地制定,如何有效地执行以及如何不断地修订完善等三方面的内容。这一章,我们先讲怎样建立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体系

为了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有一个较全面的把握,在这一章中,我们试以公司制企业为考察对象,了解一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体系及其发展。

企业的经营是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与要求,企业经营的目的和经营观念,制订和调整企业目标和战略,进而建立起适应战略要求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并通过各职能领域的活动展开和落实实施战略,以实现企业目标和使命的系统活动过程。将该系统活动及过程作一简单概括,可以形成如下图所示的模式。我们不妨用它来考察企业管理制度。

1.企业经营目的,观念系统

它形成了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最高行为规范,从这一点来看,它也是一种制度安排,是企业管理制度的最高层次。

2.企业目标与战略系统

企业目标与战略作为一种经营管理制度安排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考察:①企业目标与战略应该被看成一种管理活动,它涉及到制订、决定及组织实施战略方案计划等方面。战略所要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是不确定的、例外性的、非程序性的;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战略有其特定的职能内容、过程、步骤与方法,这方面则有规律可循。②战略问题十分复杂,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信息和资源,需要众多人员的参与和努力。战略决策和计划的有效性对企业而言命运攸关。为了有效地运用各方面的知识经验、信息和资源,协调和集中参与战略职能活动的众多部门和人员的力量,提高战略管理的效率,制订出富有创造性的,积极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我们需要根据战略活动的内在规律性,形成一系列有关战略管理活动的规范,对企业战略职能的活动内存、原则、基本过程、步骤与方法以及有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分工与合作关系等加以明确,这就是战略管理制度。当然,有时企业也许对战略管理活动并没有做出明确的文字规定,但实践中形成了大家共同认可和遵循的惯例,这也是制度的一种存在形成。

3.企业组织系统

企业战略必须通过组织机构来贯彻实施。如果缺乏适应战略要求的有效组织结构,企业的任何战略目标都无法有效地实施,结果只能导致平庸乃至失败。企业适应外界变化而制订的战略以及战略的调整与改变,都意味着企业的任务与政策有了变动,为了完成任务、实施政策,企业中各项职能活动的内容、性质,各项职能活动在战略实施中的相对地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企业必须根据战略的要求来对原有的组织结构予以调整,重新进行职能的划分与有机组合,设定组织的职责权限系统建立新的沟通渠道,明确组织内各部门、各层次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协调方式,等等。这将形成企业内部管理中的组织行为规范,即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制度。

4.企业的经营业务职能系统

企业的经营目标与战略归根到底要通过各种具体的业务活动来实现。企业经营职能活动的内容极为繁杂,且在不同的战略下,经营的工作任务和职能活动的具体内容可能大不相同。但是,如果我们以战略目标为基础,以产出为中心,将企业的职能进行综合分类,可以概括为这几大基本领导: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研究决策、人事、财务等。另外,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信息成为广大企业纷纷关注的焦点,信息管理制度是一个新兴的并且颇受重视的领域。这些职能领域包容了企业的主要的经营业务职能。企业管理层通过对各项职能领域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把握日常经营的全局,保证战略的有效实施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在大型、多种经营的企业中,企业总部通常只保留资源的获得与分配,研究与开发和关键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交流等职能,各经营分部具有市场营销,生产制造乃至研究开发、财务、人事等职能。但企业总部必须通过企业整体战略及各层次战略的衔接,对各经营分部的职能活动进行指导和一定程度的约束与控制。

日常经营管理制度体系

具体到各职能领域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同样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原则、程序和方法。将职能领域的管理行为规范化,形成关于日常经营管理制度,这是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也就是企业管理制度的外延与内涵。这些制度代表着全部职能领导管理工作的观念、政策、内容、方法和操作程序。

1.营销管理制度

销售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企业的市场经营观念,从生产导向转变为市场或顾客导向。企业的销售管理也从简章的销售发展到市场营销,即包括市场调查、预测、产品决策、销售、定价、广告、推营、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企业须综合各部门的力量,整体地运用各种策略,最终达到企业的目的。现代营销管理有四个基本环节,即产品决策、定价决策、销售渠道和促销策略。

产品决策是企业为市场需要,在产品上所作的各种决策的总称。包括商标、包装、服务等方面的决策和产品组合决策。

定价决策是销售管理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定价方法层出不穷。多数企业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即在生产成本基础上加以一定百分比的利润和税金,得出一个初步价格,然后再用市场需求、竞争、国家规定价格等因素加以修正,得出定价。

销售渠道是产品从生产企业转移到消费者或用户所需经历的路线和环节。

促销策略的工作内容包括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等四个方面。

2.生产管理制度

生产管理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有效控制。生产是将原材料变为产品的过程,现代生产不仅包括有形的劳动过程还包括设计、计划、行销等无形劳动。现代的生产管理制度必须适应规模大,效率高以及产品向高精尖、多功能、智能化方向发展的特点。

3.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是依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运动的规律,利用价值、货币形式,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监管,对企业的资金、销售收入和利润的管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会计的法律规定。按规定按时缴纳税金。

财务管理的任务有: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合理的资金需求,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分配企业纯收入,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关系;实行财务监督、维护财政法纪。

财务管理要遵循的原则有:计划管理原则,经济换算原则,统一管理与归口分组管理的原则,物质利益原则。

4.信息管理制度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息经济。宏观、微观决策,资源配置,生产经营都离不开信息。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企业更需要了解国际信息。因此,现代企业必须努力开发信息资源,强化采用现代化技术,积极开拓信息市场。大力发展企业的信息网络系统,并且注意同外界信息服务业,信息渠道的合作,扩大企业内外的信息利用和共享水平。

除此以外,还有研究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我们将在以后章节中,围绕这些方面,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探讨。

制定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原则

1.建立企业管理制度的内容

通过前三章中对企业管理制度的了解,我们要建立的企业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以参与国际竞争、占领国际市场为目标的经营战略体系。

(2)建立企业职工培训、考核、奖惩制度。

(3)建立现代企业技术改造与科研制度。

(4)建立集中管理与分散经营相结合即集分权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5)建立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

(6)建立现代企业的文化生活制度,等等。

当然,为此要建立起一系列配套的营销管理,研究与开发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等具体制度。

2.制定企业管理制度的原则

建立和制定企业管理制度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制度要健全,要力求完备,以便处理问题时有根有据。

(2)管理制度的制订必须坚持领导与员工相结合的原则。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涉及到广大职工的生产经营行为及各种利益,因而绝不能把它当做简单的文字性事务工作来对待,而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经过充分讨论,按有利于员工贯彻执行的原则来进行制订。

(3)制度的制订要根据实际需要,以能发挥实际效果为目的。不订无用的制度,不订空洞无物的制度,不订不切实际的制度。

(4)制度的制订不能与国家法令相抵触,要考虑人性和风俗。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性大市场的形成,企业势必要与更多的国家、地区、更多的人群打交道,跨国企业、多国企业在这方面更是如此。因此,企业管理制度的制订必须考虑到国家法令,当地风俗习惯、人们的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习惯等等。

(5)制订的制度要形成完整的体系,彼此相互配套,避免重复和相互矛盾。由于企业管理制度是一个由许多方面内容组合而成的体系,各方面的配合与衔接就显得相当重要,一套不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或是互相冲突的管理制度只能使企业中的人员更加无所适从,管理更加混乱,而不可能实现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

3.制定管理制度指导思想

制定管理制度要坚持六条指导思想:

(1)领导与员工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管理制度既能体现领导集中统一管理的要求,又要反映出普通员工维护制度的愿望。企业厂部领导应统一负责组织拟定,在制定中要坚持走员工路线,及时总结员工经验,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

(2)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管理制度要坚持从企业本身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出发,务求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3)相对稳定原则。所制定的管理制度既要立足现实,又要考虑发展,要避免朝令夕改,保持相对稳定。

(4)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有利于实行集中统一指挥,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是制定管理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5)为员工服务的原则。制定管理制度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护员工身心健康,方便员工工作生活。要尊重以人为本的原则,订出的条例要有人情味。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制度不是对工人“管、卡、压”,而是革命自觉性和纪律性的统一。建立规章制度是员工的要求。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区别。

(6)先立后破的原则。在新的管理制度没有生效以前,原有的制度应该继续执行,以免使管理陷入混乱状态。

制定管理制度的依据和程序

1. 制定管理制度的依据

制定管理制度的主要依据有三个方面:

(1)实际生产:力水平,即要把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作为制定管理制度最重要的依据。同时还应考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带来的生产力发展。制定的管理制度要切合实际,既反映出生产过程的客观规律,又反映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验(包括工厂内部的和工厂外部的)用制度加以肯定,让人们照着做;失败的教训(包括工厂内部的和外部的)用制度加以否定,禁止人们重蹈覆辙,保证事故不再重演。使制定的制度是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的结晶。

(3)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管理制度既反映生产过程的客观规律,又适应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因此,制定管理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方针、政策、法令、法规。管理制度既反映生产过程的客观规律,又适应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因此,制定管理制度,必须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为依据,使制定的制度符合党和国家有关法令法规。

2.制定管理制度的程序

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是领导同员工相结合,反复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足总结本企业的经验,总结历史的经验与学习成功企业的先进经验,探索企业管理的新方法,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同时也是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发动员工进行自我教育、参加民主管理,提高企业素质的过程。制定规章制度应该遵循的基本程序是:

调查——分析——起草

讨论——修改——会签

审定——试行——修订——全面推行

也就是说,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经过充分调查,认真研究,才能起稿。草稿形成以后,要发到有关职能部门的基层单位反复讨论,斟词酌句,缜密修改,并经过有关部门会签和领导审定,然后在小范围内试行检验。对试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和破绽,要认真进行修改。重要的规章制度,还要提交总经理或者董事会通过。只有遵循上述基本程序,制定出的管理制度才能切合实际,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才能顺利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