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知止常足】荣辱不惊的名利取舍
在老子眼里,荣与辱是相对的。忍受小忿,是人生中最常见的事,谦卑者正因为他卑下低调所以无可失去,而所谓的高贵者正因为高处不胜寒,从来就处于不进则退的险境,所以谦卑者其实最尊贵;人生宠辱无常,需以平静之心态对应;趋利避害,生活就是学会放弃;宠辱不惊,爱虚荣者必惊惧。大舍大得,勿被贪婪所左右;妄言轻人,过于完美必遭毁灭;傲能致败,做事要不敢为天下先;水能载舟,也必定能够覆舟。
超然旷达,宠辱不惊
原典: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解读:
尊崇施在卑下人身上,他们得到也心惊,失去也心惊,这就叫做“宠辱都会让人心惊”。
古人有诗云:世事如庭前花,花开也有花落;又如天边云,云舒也有云卷,何必患得患失,终日萦挂于怀呢?观世间万事,既得之,则安之;既失之,亦安之。不患不得,亦不患得而复失。这是一种自然、旷达、超然的人生智慧。
佛陀时代,有一位跋提王子,在山林里参佛打坐,不知不觉中他喊出:“快乐啊!快乐啊!”佛陀听到了就问他:“什么事让你这么快乐呢?”跋提王子说:“想我当时在王宫中时,日夜为行政事务操劳,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常又要担心自身的性命安全,虽住在高墙深院的王宫里,穿的是绫罗锦缎,吃的是山珍海味,多少卫兵日夜保护着我,但我总是感到恐惧不安,吃不香睡不好,现在出家参佛了,心情没有任何的负担,每天都在法喜中度过,无论走到那里都觉得自在。”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是说有情之人因为有执著、有牵挂,对拥有的一切都足以产生恐怖。比如一个人拥有了财富,他会害怕财富的失去,想法子如何保存它;拥有地位,害怕别人窥视他的权位;拥有色身,害怕死亡的到来;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怕弄脏了;谈恋爱,害怕失恋;拥有娇妻,害怕被别人拐去或跟谁跑了;黑夜走路,害怕别人暗算;在大众场合说话,害怕说错了丢面子。总之,对拥有的执著牵挂,使得我们终日生活在恐怖之中。
智者看破了世间的是非、得失、荣辱,无牵无挂,自然不会有任何恐怖。就像死亡这样大的事,在世人看来是最为可怕的,而智者却也一样自在洒脱。
正如庄子所说:“至人无己。”
“无己”即破除自我中心,亦即扬弃功名的束缚,而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从这里可以看出,庄子所主张的超脱,实际上是摆脱了一切之后的无知无欲,表现在人生理想上,那就是“无名”,即独与天地相往来的独善其身。
对于生活中的我们而言,庄子对天地精神的崇拜,固然显得玄虚,但针对我们世界中的追求利益以至于忘却了自己的人来说,庄子的宏论和超脱还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任何人恐怕都很难做到如庄子所言的那种无知无欲,但效法天地之自然浑成,而注重自我心性的保持,能够超然物质欲求之外,也是颇为有益的境界。
庄子曾在《逍遥游》中讲了这样的寓言: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说:“日月都出来了,而烛火还不熄灭,要和日月比光,不是很难为吗?先生一在位,天下便可安定,而我还占着这个位,自己觉得很羞愧,请容我把天下让给你。”
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已经很安定了。而我还来代替你,为求名吗?为求宾位吗?小鸟在森林里筑巢,所需不过一枝,鼹鼠到河里饮水,所需不过满腹。你请回吧,我要天下做什么呢?”
这寓言是说:天地之间广大无比,而在此之中,人所需又如此的渺小,拿自己的所需与天地相比那不是很可怜吗?那么何不效法天地之自然,而求得心性的自由和逍遥呢。
庄子要给予我们的也许是一种极宏远的宇宙观,让人认识到至广至大的极限处,解脱自我的封闭,超越世俗的小我。庄子的这种宇宙观,难道不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吗?
作为生命的个体,我们存在于万象的生命之中。亦正是作为个体,我们才时常能真切感受到生命的世界所具有的伟大和恢弘。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依附于文明所创造的一切。在我们看来,我们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了,但实际上,对物的依赖使我们与生命本身、万物自然的联系日趋减弱。追求纯功利所导致的,是生命的相互隔膜和疏远。人生命的联系已不是人与人,而是人与物的联系。
自从你出生以后,就有很多东西标上了你的名字,如金钱物质,但这些东西果真是你的吗?
的确,有了金钱,可使生活更加安定,也可以使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但尽管如此,仍有些人仍然不满足于此,只对贮积的增加引以为乐。我们不是为了金钱物质而生存着的,而是为了生存才有必要拥有那些金钱物质;要活得像个人就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而应该有效地使用它们,成为它们的主人才对。
在日本众石庭中享有盛名的京都山科龙安寺的茶庭里,安放着一座唤做“蹲”的石制洗手盆,在其表面刻有“吾唯知足”的文字,喻示着的就是知足常乐。
少一点私心杂念就会活得更好
原典: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解读:
无欲求必然清静洒脱,天下也会自得其正道。
老子认为,人只有去除贪婪无知和狂妄,学习大道包容万物的胸襟,才会过得逍遥自在,无所为而又无所不为。人生在世,我们离不开名利这些身外之物,但也不能为它们而活。不执著于一己之欲,你才能受人尊敬,并成就一番事业。
我们的痛苦烦恼似乎永远也没有尽头,一下成功,一下失败,时而悲伤,时而喜悦;在生活里我们东突西撞,愈陷愈深,找不到一条出路。而老子告诉我们:道就是道,不生不灭,欲望太多的人就无法看透迷茫的前途;而平心静气着,却能够灵敏活泼地勇往直前,这才合乎大地所具有的德性。
有一则寓言这样讲:
有位书生准备进京赶考,路过鱼塘时正巧看见渔夫钓了一条大鱼,便问渔夫是如何钓到大鱼的。渔夫得意地说,这当然需要一些技巧。当我发现它时,我就决心要钓到它。但刚开始,因鱼饵太小,它根本不理我。于是,我就把鱼饵换成一只小乳猪,没想到这方法果然奏效,没一会儿,大鱼就上钩了。
书生听后,感叹地说,鱼啊,鱼啊,塘里小鱼小虾这么多,让你一辈子都吃不完,你却挡不住诱惑,偏要去吃渔夫送上门的大饵,可说是因贪欲而死啊!
欲望与生俱来。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是人的本能。仅从生命科学而言,人类绵延生息不绝,可以说欲望是生命的动力。生命停止,欲望则消失。同时,人的欲望的满足,又是生命消耗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效地节制欲望,是构建和升华生命、延伸和拓展生命长度的必由之路。
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了性情淡泊、道法自然的庄子。
有一天,秋高气爽,太阳已爬在半空,庄子还长卧未醒。忽然,门外车马滚滚,喧嚣非凡,随后有人轻轻叩门。
原来是楚威王久仰庄周大名,欲将他召进宫中,辅佐自己完成图霸天下的事业。
楚威王便派了几位大夫充当使者,抬着猪羊美酒,携带黄金千两,驾着驷马高车,郑重其事地来请庄周去楚国当卿相。
半个时辰过后,庄子才睡眼惺忪地开门出来。
使者拱手作揖,说明来意,呈上礼单。
不料庄子连礼单瞟也不瞟一眼,仰天大笑,说了一套令众使者大跌眼镜的话:
“免了!千金是重利,卿相是尊位,请转告威王,感谢他的厚爱。”
“诸位难道没有看见过君王祭祀天地时充作牺牲的那头牛吗?想当初,它在田野里自由自在;一旦作为祭品被选入宫中,给予很好的照料,生活条件是好多了,可是这牛想不当祭品,还有可能吗?还来得及吗?”
“去朝廷做官,与这头牛有什么差别呢?天下的君主,在他势单力孤、天下未定时,往往招揽海内英才,礼贤下士。一旦夺得天下,便为所欲为,视民如草芥,视功臣为敌手,真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你们说,去做官又有什么好结果?放着大自然的清风明月、荷色菊香不去观赏消受,偏偏费尽心机去争名夺利,岂不是太无聊了吗?”
使者见庄子对于世情功名的洞察如此深刻,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怏怏告退。
其中一位使者还如临当头一棒,看破数十年做官迷梦,决定回朝后上奏威王告老还乡。
庄周仍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登山临水,笑傲烟霞,寻访故迹,契合自然,抒发感情,盘膝静坐,冥思苦想,在贫穷中享受人生的快乐和尊严。
老子说得好:“见欲而止为德”。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当官掌权忘记了世界观改造,忘记了清正廉洁,忘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难免产生邪心恶念,而“疾小不加诊,浸淫将遍身”,到头来必然出大事,栽大跟头,为人民所唾弃。
清代陈伯崖写的对联中有这样一句“人到无求品自高”。这里说的“无求”,不是对学问的漫不经心和对事业的不求进取,而是告诫人们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低级趣味的困扰,去迎接新的、高尚的事业。
有所不求才能有所求,无求与自强是不可分割的。这正是这句对联所反映的辩证思想。人生在世,不能离开名利等。但对这些身外之物,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保持一定的警觉。一个人只有抛开私心杂念,砸掉套在脚上的镣铐,心地才能宽阔,步履才能轻松,才能卓有成效地干一番事业。
提倡“人到无求品自高”,不是让人们去过那种清贫的生活,而是为了清除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使那些追名逐利者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
内心的踏实来自于长久努力奋斗的沉淀。欲望是无止境的,人们为满足欲望想出了许多手段,但欲望满足的结果并不能使人心静。
人的心理需要平衡,欲望过少缺少动力,欲望太多则心烦意乱,你所要做的就是把握你的心,不要让多余的不着边际的欲心杂念扰乱你生命的脚步。
知道“止”就没有那么累了
原典: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解读:
因为有了万物,所以需要给它们加以名称用来分辨,既然能分辨则应知适可而止,不要愈衍愈效,这样就不至于产生问题,发生危险。道存在于天下,就如同谷中溪流流向江河、江河又归于大海一样自然。
人的欲望是个无底洞,不加节制的话,永远不会有满足的一日。其实,我们所需不过是一日三餐,睡床七尺,何必贪得无厌自取烦恼呢?若是懂得知足,人生的快乐一定很多!
人不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但人却不能有贪欲,因为,贪欲是无底洞,你永远也填不满它,贪欲只会给你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和麻烦。
据说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仍可以爬得像蛇一样快。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自己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哼!脚多,当然跑得快。”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上帝答应了蜈蚣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的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体上粘,从头一直粘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粘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满意足地看着满身是脚的躯体,心中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但是等它开始跑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劈哩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反而比以前走得更慢了。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获甚少。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活,又拼命地往前跑……有人告诉他,你到了该往回跑的时候了,不然,你就完了。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金钱,更多的享受,于是继续拼命地向前跑去。最终因心衰力竭,倒地而亡。
生命没有了,土地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贪婪使这个农夫不知道全身而退,于是他失去了一切。
贪婪是一切祸乱的根源。
一间蜂蜜工厂的仓库里洒了很多蜂蜜,吸引了许多苍蝇,因为蜂蜜太香了,它们都舍不得离开。不久这些贪吃的苍蝇都因脚被蜂蜜粘住而飞不了了。当它们快死时,很难过地说:“我们真是太贪心了,为了短暂的快乐却赔上了宝贵的生命。”生活中,一批又一批人前仆后继地把自己绑在欲望的战车上,纵然气喘吁吁也不歇脚。不断膨胀的物欲、工作、金钱几乎占据了现代人全部的空间和时间,许多人每天忙着应付这些事情,几乎连吃饭、喝水、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想要赚更多的钱、找更好的工作、升更高的职位、住更大的房子、开更豪华的车子……然而一旦拥有之后,一些人反而会产生一种迷惘的心情:花了半生的力气去追逐这些东西,表面上看来该有的差不多都有了,可是为什么自己却并没有变得更满足、更快乐?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如何控制好自己对名利的欲望,不仅关系到脚下的人生,更关系到我们每日的心情。生命属于个人,每个人有权设计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道路。所有的心愿,只要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都应该受到尊重。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生命的过程中,一切物质及肉体都是不可靠的奴仆,想让自己的人生得以升华,就必须放下这些本性之外的东西,追求生活的淳朴,这样才能活得惬意,活得洒脱。
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如果你不放弃一些东西,你的身体和心灵一定越来越沉重,快乐就真的离你而去了,因此要学会放弃和自我解脱,保持一颗平常心。少一点欲望,就会多一些快乐。
那么,怎样才能淡化自己的欲望呢?“仕途虽纷华,要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常以世事世物自愉自悦则可贯通得失,“常疑好事皆虚事,方信闲人是福人。”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知足常乐”。佛教的理想是“少欲知足”。孟子有一句话叫“养心莫善于寡欲”。他还说:“其为人也寡欲,虽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欲少则仁心存,欲多则仁心亡,说明了欲与仁之间的关系。
人生在世,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自我实现就是其中之一。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欲望太强烈,就会造成痛苦和不幸,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人应该尽力克制自己过高的欲望,培养清心寡欲、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菜根谭》中说:“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华,尽华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灭。”意即官爵不必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否则就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自己得意之事也不可过度,否则就会转为衰颓;言行不要过于高洁,否则就会招徕诽谤或攻击。
而在追求快乐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乐极生悲”这句话,适可而止才能掌握真正的快乐。大凡美味佳肴吃多了就如同吃药一样,只要吃一半就够了;令人愉快的事追求太过就成为败身丧德的媒介,能够控制一半才是恰到好处。
“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尔漏尽烛残,香消茗冷,不觉反而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率类此,奈何不早回头也。”痛饮狂欢固然快乐,但是等到曲终人散、夜深烛残的时候,面对杯盘狼藉必然会兴尽悲来,感到人生索然无味。天下事大多如此,为什么不及早醒悟呢?
无拘无束,给心灵一片广阔的天地
原典: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解读:
大道广阔无边,无拘无束,而真正的悟道之人也是不会被外界的纷纷扰扰所左右的。
老子用寥寥几个字就给我们展现出一副超然于尘世之外的宏大场景。那是一种境界,至高至远、逍遥自在的境界,唯有摆脱层层束缚的心灵才能到达。
放飞心灵,不再守着一方小塔,而去拥抱整个世界、整个宇宙,等到可以“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时,人生便已完美!
在纷纷扰扰的尘世中待得太久了,有多少人在感叹生活的压抑?又有多少人仍然背着沉重的包袱为声色犬马所累?
放下吧,心灵需要休息,更需要自由。
颜渊问孔子说:“我曾经在觞深过渡,摆渡人驾船的技巧实在神妙。我问他:‘驾船可以学吗?’摆渡人说:‘可以的。善于游泳的人很快就能驾船。假如是善于潜水的人,那他不曾见到船也会熟练地驾驶船。’我进而问他怎样学习驾船,而他却不再回答我。请问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回答说:“善于游泳的人很快就能学会驾船,这是因为他们适应于水而处之自然。至于那善于潜水的人不曾见到过船就能熟练地驾驶船,是因为他们眼里的深渊就像是陆地上的小丘,看待船翻犹如车子倒退一样。船的覆没和车的倒退以及各种景象展现在他们眼前却都不能扰乱他们的内心,他们到哪里都从容自得!用瓦器作为赌注的人,心地坦然而格外技高,用金属带钩作为赌注的人心存疑惧,用黄金作为赌注的人则头脑发昏内心迷乱。各种赌注的赌博技巧本是一样的,而有所顾惜,那就是以身外之物为重了。大凡对外物看得过重的人其内心世界一定笨拙。”
是啊,人的性灵之所以逐渐地消失,不就是因为过于执迷于身外之物么?
想想世界上有什么不是身外之物?事实上一切都是。不要把自己的东西看得太重,放下一切吧。没了就没了,大不了重新创造一个,也许在重新创造的过程中,反而会发生一些有趣的故事,让人生更加精彩!所以对一切都应该做到放得下,无所谓,凡事看到好的一面,往好的方面想。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上苍也不会亏待你,关键是你自己怎么看。既要珍惜,又要放得下;既不要放弃,也不要强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声名权钱色,都是身外之物,化身而为各种形态,诱惑人类。不理它,它就无所施其技,我们也就少却许多自寻的烦恼。
难得糊涂,人人知道,但有几人真能“糊涂”?又有谁真的能做到“宠辱不惊,观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际云卷云舒”?
当我们为名利激烈角逐的时候,当我们为琐事患得患失的时候,我们的心在红尘中已经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可贵的灵性,为物欲横流的社会所主宰时,给心灵一个空间吧,放飞我们的心灵,让人性在放飞中回归,让冷漠在放飞中感动……
让我们再来看这么一则故事:
汉灵帝时,太原孟敏出行,途中不慎失手打破瓦甑。只见他掉头不顾,径直前行。名士郭泰奇之,问其故。他答:“瓦甑已破,不能复用,顾之何用?”
甑既然已经摔得粉碎,既然不能使它复原,看它一眼也无济于事,还是往前走的好。孟敏的故事启示我们,纠缠在无谓的痛惜和懊悔上,为外物所束缚,不如彻底摆脱失败与挫折的阴影,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多么睿智的回答啊!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无法挽回,又何必死盯住一个地方,一味悲伤,一味哀叹呢?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在作茧自缚,心被身外之物禁锢了,思维无法打开。“雪融化了不一定是水,也可以是春天;叶子落了不一定是萧索,也可以是硕果。”这个世界上有多少沧海变为桑田,又有多少现在变为历史,生命原本为彩虹,只要不被身外之物所束缚,永远也不会涂抹成灰色。
许多貌似普通的人有太多平实自在的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学习。用平实的思想生活,就是态度的改变,懂得名利与时间、健康、快乐是不可兼得的;争名夺利的人,不可能有健康的身体,没有身体健康,心理也就不会健康,心理不健康的人不会快乐。
平实的生活并不一定要求你成为那种完全世俗的人,但普通人因为太懂得生活的艰难,他们常常“自我检讨”,为自己铺陈出一种平和、宁静、希望、友爱、快乐的生活方式。例如有的人常说:钱够用就行了。而有的人则习惯这样考虑问题:失去了眼前的工作,也许并不是一件完全的坏事,也许还会有新的机会呢。一个公司职员在受到领导批评后,常常会开解自己说:这真是我的错,也许我可以做得更好一点。而我们今天的社会所缺少的不就是这样一种平实的生活态度吗?
什么是生活?假如把它解释成“好好活着”,那么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得快乐”“活得有意义”“活得清心自在”“活得身心安顿”,让“活”着的时候很有“生”气。
“知足常乐”早已耳熟能详,但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人?就因为它太简单了,所以很难完成。
古人常说:“少欲无为,身心安在。”人的欲望本来就是无底洞,很难填满。
古人又说:“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人随情欲,求于名声,声名法著,身已故矣。”唯有不为外物所缚,放下包袱的人才懂得随遇而安,时时快乐,处处宽心。
金钱不能带来所有的愉悦,功名之类的身外之物也不能带来永恒的快乐。唯有放飞我们的心灵,才能品味最有诗意的人生。
生活总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总会有许多十字路口,向左走或向右走,无论你选择哪条路,都是你自己的选择,都是人生的一种态度,都要勇敢地朝前走。只要心中装着宽阔的天空,相信没有迈不过的沟沟坎坎。抬起头,朝前走,前面等待你的必定是一片广阔的天地。
视富贵为浮云,视忧辱为轻风
原典: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解读:
得宠与受辱一样,都是对身心安宁的惊扰;重视大患等同于对身家的珍重。
尊贵的地位,谁都想得到,得到了便高兴,失去了便忧虑;关于卑下的谁都不想要,得到了就忧虑,失去了就高兴。不论是喜还是忧,都会引起情感的剧烈变化。而这种变化往往激烈得让人难以承受,范进中举便是一例。
这里说的宠辱,其实就是在剖析人们对待外物的态度。身外之物看得轻了,也就不会有患得患失的惊扰了。那么为什么人们总是对身外之物看得这样重,而使得自己宠辱若惊呢?这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的这副臭皮囊看得太重了,把自己的各种欲望看得太重了。
人们总以为如果不这样看重外物,就是不符合这个社会的潜规则,就不容易在社会上生存。例如学历、财富、汽车、楼房,如果没有这些平常人都认为是有用的东西,那么生活就不会快活。
可是社会终究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它的运行也是符合“道”的,因此真正能顺“道”而行的人,也就不会在真正意义上背叛了社会的潜规则。一个人若是把外物看得太重了,就难免被外物所役,而忘记自身本来是应该役使外物的。这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某个人爱财如命,结果就成了守财奴。其实金钱只有在流通的时候才有意义,将金钱囤积起来是葛朗台的做法,是既可笑又可悲的。
东汉的隐士申屠蟠少时家贫,受人雇用做漆工,他辛苦工作之余,刻苦读书,从不间断。同郡人蔡邕对他十分看重,在州府征召时,他便极力推荐申屠蟠,上书说:“俗人为小利奔忙,看似聪明却无大志,于国并无帮助。申屠蟠少小志大,即使身陷困境,亦能发愤苦读,可见他乃不俗之人。他父亲去世,申屠蟠的孝心动天,几乎毁形灭身。他体察道理,保持自然本性,不因外界改变自己的形体,也不因穷困和显达而改变自己的节操,这绝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朝廷于是征召申屠蟠为陈留郡的主簿,申屠蟠的亲友闻讯都来向他表示祝贺,申屠蟠却对众人说:“为朝廷做事,本来是每个臣民应该尽到的责任,可是我自愧德识不够,担不起大的责任,所以我是不想应召赴任的。”
众人闻言大惊失色,纷纷劝申屠蟠改变主意,有的还责备他说:“征召为官,这是多少人羡慕的事啊,你怎么能轻易放弃呢?一为官吏,身份立即显贵起来,利益也多了,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该放弃的。你读书修习,苦熬多年,为的还不就是这一天吗?你太让人莫名其妙了!”
申屠蟠为了避开众人的骚扰,索性隐居起来,继续学习。他的好友一次和他恳谈,旧事重提,申屠蟠意味深长地说:“我看天下已有乱象,朝廷又是昏暗腐朽,这才醉心治学,以避其祸。人们只看到当官为吏多好处,却不知身处官场的风险,这些急功近利的人又怎么能理解我呢?从古到今,不明晓这一点的人,又有几个能保全自己的呢?我不便当众说明,只怕他们的误解是永难消除了。”
太尉黄琼征召申屠蟠到京师做官,他一口回绝,但当黄琼死后遗体运回江夏郡埋葬,申屠蟠感其知遇之恩,便来吊唁以示敬意。当时参加丧礼的名豪富绅有六七千人之多,只有一个南郡的儒生肯与申屠蟠攀谈。但当申屠蟠告辞的时候,那个儒生却说:“你没有被聘请,却来祭吊太尉,想不到却让我们有缘相会,希望下次还能见到你。”
申屠蟠闻言色变,马上说:“我不屑与俗人交往这才和你交谈。想不到你貌似不俗,却也是个拘于礼教、喜欢攀附权贵的人。”
他就此对家人感慨说:“让人迷失本性,利实在是害人的东西。人们都想从中捞取实惠,却不知不觉把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都赔进去了。到头来他们又能得到什么呢?我真是无法理解啊。”
在京师游学的汝南郡人范滂非议朝政,名声大振,一时人人效仿。很多公卿不惜降低身份居于他的门下,太学生对他也是极力推崇。有人就此事对申屠蟠说:“时下崇尚学问,文章将兴,先生何不仿效范滂呢?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好事,切不可错过了。”
申屠蟠却哀叹一声,缓缓道:“今日之利未必是他日之福,在此目光短浅,随波逐流,又怎保无失无损呢?战国时代,文士议论无忌,争鸣不断,各国君王为己之利,都恭敬待之。最后,坑杀儒生,焚烧书籍的祸患却发生了,依我看,这样的事不久就要重演了。”
人们都笑他不识时务,出言讥讽,申屠蟠于是隐居在梁国砀县一带。两年之后,范滂等人纷纷遭祸,被处死和下狱的有几百人之多,人们这时想起申屠蟠的话才深深叹服于他的先见之明。
世俗之人对于眼前的利益看得太重,所以当有尊宠利益降临的时候,便迫不及待地迎上去,哪怕因此趋炎附势丢掉自己的尊严也在所不惜。因为有宠与辱的利害关系,所以人们就会对上级表现为溜须拍马、吹捧颂扬,这样就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然而从长远来看,这是不可取的。当人们为了这些利益而宠辱若惊的时候,就已经失掉了平常心,也就看不清事物运行的方向了,当然也就不能够规避祸患了。所以真的不必因为顾忌世俗的眼光而把自己安排进一场场争名逐利的闹剧里去,相比之下保持心的清静才是更重要的。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原典: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解读:
金玉满堂,没有人能够把守住。富贵而骄奢,便会自食其果。
人在富贵之时,往往容易迷失本性,乐而忘我。他们会张扬自己,放纵自己,殊不知,富贵至极时,便是危险至极时,如果头脑不够冷静,表现失常,便很容易由巅峰跌到谷底。
《说苑·丛谈篇》中有一句话:“富贵不与骄傲相约,但骄傲自然而然地随富贵出现了;骄傲和死亡并没有联系,但死亡也会随骄傲而来临。”
《劝忍百箴》中对于骄矜这个问题这样说:“诸侯骄人则失其国,大夫骄人则失其家。魏侯受田子方之教,不敢以富贵而自多。盖恶终之衅,兆于骄夸;死亡之期,定于骄奢。先哲之言,如不听何!昔贾思伯倾身礼士,客怪其谦。答以四字,骄至便衰。斯言有味,噫,可不忍欤!”
这段话意思是说,国君对人傲慢会失去政权,大夫对人傲慢会失去领地。魏文侯接受了田子方的教诲,不敢以富贵自高自大。骄傲自夸,是出现恶果的先兆;而过于骄奢注定要灭亡。人们如果不听先哲的话,后果将会怎样呢?贾思伯平易近人,礼贤下士,客人不理解其谦虚的原因。思伯回答了四个字:骄至便衰。这句话让人回味无穷!
确实是这样。千罪百恶都产生于骄傲自大。骄横自大的人,不肯屈就于人,不能忍让他人。做领导的过于骄横,则不可能很好地指挥下属,做下属的过于骄傲则会不服从领导。做儿子的过于骄矜,眼里就没有父母,自然不会孝顺。
骄矜的对立面是谦恭、礼让。要忍耐骄矜之态,必须是不居功自傲,能够自我约束,克制骄傲的产生,常常考虑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学习。
在克服骄傲自大、培养谦恭礼让的品质方面,古人为我们树立了不少榜样。
富贵者、当权者自身本来就容易有骄傲之气,看不起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但是作为统治者,如果不能礼贤下士,虚心求教,他就可能因为自己的骄矜之气而失去政权,富贵者则可能因此失去自己的财势。
如果一个人喜欢自大自夸,就算是有了一些美德,有了一些功劳和成绩,也会丧失掉。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看不起他人的工作,就会失去自己的功劳。
有人打了一个比方。他是这样说的:如果一个人的仇恨在心中只占据一半,那么他就表现得很激烈;如果一个人的仇恨在他的心中占据了全部,那么他就表现得格外冷静。
由此可见,得意忘形或者失意忘形,都是由于“度数”不够,浅薄或者无知。
半桶水荡得很。得意忘形者败!
易经讲:君子终日乾乾,就是说人一天到晚,都要保持本分,保持常态,永远这样;不但如此,到了晚上,还要警惕自己,不可放松,就像白天一样的小心。就是说到了中年做事得意的时候,做人做事随时随地都要小心,乃至到了晚年都不能放松。
富贵是人所向往的,但富贵之后人们的发展趋势,就不一定是锦上添花了。无忧无虑的生活最能麻痹人们的神经,令他们蜕化变质,失去拥有的一切。
权势和地位给人罩上的光环,往往使人迷失本性;当光环消失之后,人们最需要做的是找回自我,而不是还生活在逝去的幻影中。重新开始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当初的坚韧与谦和。
清朝雍正皇帝在没有继位之前,川陕总督年羹尧是他最得力的亲信。当时,诸皇子为了皇位互相攻击,年羹尧坚定地站在时为雍亲王的胤禛一边。
胤禛当上皇帝后,对有大功的年羹尧视为恩人,封他高官显爵,还动情地说:“年羹尧忠勇无人能比,我不仅不能辜负他,而且我的子孙也要铭记他。如有人做不到这一点,他就不是我朝的臣民了。”
年羹尧受到皇帝这样推崇,趋炎附势的人于是加紧了对他的恭维和“孝敬”,许多人携带重金去贿赂他。
年羹尧来者不拒,提拔了很多不称职的人,有人便劝他说:“皇上厚待你,是因为你从前为国建功。现在你的这些行为,对国家有害,皇上知道了一定不满,你应该保持清名,不让皇上对你的看法改变啊。”
年羹尧说:“这是我权力范围内的事,皇上不会怪罪我的。皇上对我特殊优待,我还担心什么呢?”
年羹尧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渐渐骄横跋扈起来。他外出的时候,连总督和巡抚都要跪道迎送,毕恭毕敬。
一次,年羹尧进宫看望身为雍正皇妃的妹妹,妹妹对他说:“听说你在外面十分招摇,引起不少议论,这是不明智的。无论你有多么大的功劳,终是臣子,以后做事还要讲究分寸的好。”
年羹尧对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他仍是恃功自傲,雍正皇帝开始猜疑和忌恨他了。
不久,雍正皇帝严词警告他说:“你是国家的功臣,更应该遵纪守法,做群臣的表率。现在许多人对你是敢怒而不敢言,难道你是有心让我为难吗?”
年羹尧的心腹看出了苗头不对,劝他说:“皇上这样指责你,看来他是早有不满之心了。你要马上上书自责,也许这样还能挽回不利的局面。”
年羹尧不肯谢罪,他说:“皇上把我看做恩人,哪能这么快就翻脸呢?我若认罪,其他人正好落井下石,我是不能自毁前程的。”
雍正皇帝见他死不悔改,于是解除了他的抚远大将军之职,降他为杭州将军。年羹尧的心腹这时又劝他说:“皇上动怒,日后群臣必定会群起而弹劾你。现在不比从前,你必须马上放下身价谢罪,求得皇上的原谅,如果你还是抗拒到底,事情就会更糟。”
年羹尧自觉受了委屈,他不但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口出怨言,说雍正皇帝对他不讲情义。他不厌其烦地对人讲述自己从前的功劳,暗指雍正皇帝忘了他这个大功臣了。
雍正皇帝听到这些消息,更加恼怒。他公布了年羹尧的92条大罪,令他自杀。
年羹尧得志猖狂,失势后不思悔过,他的心态没有丝毫调整,这使他一再犯错,最后走上了绝路。
人要有能上能下的心胸,在上位不要仗势欺人,处下位不能怨气冲天。人生在世一切都是可能的,什么也没有不惹祸事重要。
得意之时切忌忘形,因为成功永远是相对的。
用超然的心态看待眼前的荣华富贵
原典: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解读:
虽然有荣华富贵摆在眼前,但圣人君子们仍能以超然清醒的心态看待。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只有对天上掉下来的好处客观地保持一份冷静,做好接受后果的分析,才可以在以后的行事中勇往直前、无怨无悔。否则,面对突如其来的失落,将会手足无措、丢失理想、消沉意志,进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老子总说福祸总是拴在一起的,祸中藏着走向福的种子,福中也有祸的萌芽。因此得利不要忘害,对轻易得到的好处要多加提防,很多时候,天上掉馅饼未必就是福气。
庄子曾讲过一个故事:
列子穷困潦倒,脸上出现饥饿的颜色,但绝不接受郑国宰相子阳赠送的粮米。
因为,列子记得自己并没有和子阳打过交道,子阳为什么给自己送粮食?还不是听他手下的人说:“列子是个贤人,他就在您治理的国家里,他现在连饭都没吃的。这样,您岂不成了不爱贤才的宰相吗?”
子阳是为了自己获得好名声而给列子送吃的东西的,并非真正爱惜贤才。
列子谢绝了子阳派来送粮米的人,列子的妻子深深叹息。她埋怨说:
“只听说有道德有才学的人的老婆子女,都能过上快乐安逸的日子。可你,把我们一家子都养得皮包骨头了。当权的宰相既然已派人来慰问,又送粮米给我们,你为什么偏偏不接受呢?你自己不要紧,为何连家人的身家性命也不顾?”
列子笑着向妻子解释道:“宰相并不是真正了解我,只不过听别人讲我,他才叫人给我送粮食。现在救济我是如此,如果一天有人在他面前说我的坏话,他必然依别人的只言片语加罪于我。这怎么能行呢?这就是我不接受粮食的理由。”
原来,子阳为官确实为所欲为,不久老百姓起来反抗,杀死了子阳。列子虽然穷困,却依旧平安,道德学问依旧芳名远扬。
由此可见,凭空而降的荣华富贵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祸害,就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了。
《史记·刺客列传》记录了五位刺客亡命行刺的事迹,其中有一段对荆轲的精彩描写:“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缶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缶,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这个内心情感世界极为寂寞空旷的荆轲,就是得到从天上掉下来大馅饼的人。他的身份属于当时的士林阶层,依靠贵族供养,却想有所作为,因此经常改换门庭,寻找一展宏图的机遇。燕国太子丹曾在秦国为人质,对秦王嬴政夺去国土和吞并列国的野心恨之入骨,偷偷回国寻找可以行刺秦王的人,从老壮士田光那里认识了荆轲,看出了荆轲深藏着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个性,就为他精心制造了一个个诱人的馅饼。当时的荆轲本是个潦倒之士,一下子得到燕太子丹的竭力善待:“于是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如此天降的好事,其目的何在,对于荆轲来说,是一清二楚的。他能安然领受,无非是出于士的职业和个人的慷慨豪气。燕太子丹为达目的,还把“馅饼”制作得更加完美,荆轲拾瓦片投蛤蟆,太子看了,就捧了用金子做的弹丸供他使用;荆轲说一匹千里马的肝好,就命人把马杀了,取出肝来给他下酒;有美女弹琴,荆轲说那女子的手好,就马上砍下来用玉盘盛了送给他。荆轲知道要以命酬谢了,所以在出发时,和着高渐离击缶而歌,唱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悲歌,然后“就车而去,终己不顾”。荆轲的“难得糊涂”,在于“士为知己者死”的士林风范,追求生命之外的人生价值,虽然为飞来的好处付出了最为昂贵的代价,却还是个明白人。
当今社会生活中,凭空而降荣华富贵的事更是不胜枚举,让人眼花缭乱。而大多享用“天上掉下馅饼”的人,却没有荆轲做个明白人的福气,是迷迷糊糊上了圈套的。比较常见的有购物陷阱,即在商品上巧妙地设置一种奖项,让你即刻得到一点甜头,并让你觉得有更加诱人的利益在前边,使你欲罢不能,一直不停地掏腰包,结果是“更加诱人的利益”成为泡影,你也会因此付出惨重代价。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得到者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因此,在碰上这样的“好事”时,请你在权衡利害后再下决心。
刻意求私,必不得果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我说的“无知无为”,实在是要大家不要为了私利私欲而去刻意求知、作为;应该依照自然法则去行为、互相照顾,以求共生共存,所以不需去刻意求知。
老子在《道德经》中这样说过:“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他认为凡事都不能为了私利私欲而去刻意追求,而应该遵循自然法则而为,否则即便我们去刻意求私,也必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私心,可以说私欲伴随着人度过了一生——小时候,相差无几的兄弟间、姐妹间都会出现为了争夺一个玩具或美食而发生争执,当然《孔融让梨》那样的故事终究是少而又少的;长大后,为了争夺某个职位与同事明争暗斗、设计陷害等等行为,都是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名和利;当我们老了,面对众多的儿孙,自然也会对某个有特殊的感情,心里的天平也会随之倾斜。
私心虽然是人的本能,然而有的人私心轻,在大事上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些人虽有私心,但能顾全大局头脑比较清醒;另外一些人则私心过重,为了一己之私简直是不择手段,秦桧就是一个“私”字太重的人,因此他做出来的事不但令人厌恶,最终还害了他自己的性命。
秦桧的孙子秦埙,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在所有孙子中,秦桧最宠的就是秦埙,从小秦桧对他就悉心调教,未尝离膝下。虽然在儿子秦熔面前,秦桧总是一副严肃古板的样子,可是,一见秦埙,马上就眉开眼笑,成了个慈祥的祖父了。
秦埙很聪明,自幼从师学习,虽然刚满十八岁,才学已经不错了。不过,科举考试集中了全国各地的读书人,其中人才济济,秦桧不能不为秦埙担心:毕竟他人小,见识少,阅历浅,落榜不是没有可能的。况且,秦桧不但想要秦埙高中,而且还要状元及第,这可不是一件易事了。秦桧为此事煞费了一番苦心,作了精心的筹划。
中书舍人程敦厚,是苏东坡的表兄程士元之孙,平日和秦桧关系不错。一日,秦桧招呼程敦厚至相府。
程敦厚奉命来到了望仙桥的秦桧府邸,在家奴的引导下来至内阁。程敦厚奉命而来,却不见秦桧,只得坐候,看着日影西移,百无聊赖。他四处张望,发现一室萧然,独案头上有书一册,以紫绫裱面,极为美观,就取来观看。
程敦厚打开一看,见书题为《圣人以日星为纪赋》,篇末有“学生类贡进士秦埙呈”九个字。其赋文采绮艳,程敦厚煞是喜爱,且因守候秦桧,遂兀坐窗下,仔细吟咏,几乎可以背诵下采。秦府的家奴不时送来酒肴茶点,往来服侍,殷勤异常。不知不觉,天色已是黄昏,程敦厚这才发觉自己在这里几乎等了一天,可是还是不见秦桧的影子。他不便再等,只得退离秦府,心内颇为诧异,不知秦桧是何用意,每一念及此事,便惴惴不安。
程敦厚心惊肉跳了好几日,朝廷有诏下,差程敦厚为知贡举,宣押人院,这时,程敦厚方才恍然大悟,遂以前几日在秦府所见的“圣人以日星为纪赋”命题。
原来,这都是秦桧一手在幕后导演的。他想为秦埙预备打通关节,自觉不便启齿,因此才想出此计。在考官人选的确定上,秦桧也花费了不少心思,选择了御史中丞魏师逊、右正言郑仲熊、吏部郎中、权太常少卿沈虚中、监察御史董德元等人为知贡举,都是秦桧的心腹,只有主考官陈之茂平日与自己没有什么来往。秦桧只好派人偷偷暗示他:将秦埙取为第十名。
进士考试分为省试和殿试。省试,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殿试,由皇帝对会试取录的贡士在殿廷上亲发策问,也称廷试。参详官董德元,于腾录处取号得到秦埙的试卷,喜形于色地说:“吾曹可以富贵矣!”又将试卷传与众人看,说:“此卷子高妙,魁等有余。”然而,主考官陈之茂却并不赏识秦埙之文,他看好了名为陆游的士子,不畏权势,不听别人的威胁之词,将其取为第一名。
早有心腹把这个消息传给秦桧,秦桧利用职权之便,硬把陆游刷掉,并要惩办陈之茂。(陆游,即后来的南宋爱国的大诗人。这年他二十九岁。从此他失去由科举博取功名的机会。直至秦桧死后三年,陆游才被任命为福州宁德县主簿,以后又调到京师临安任编修官。孝宗即位后,赐他进士出身。)
省试之后的廷试,秦桧又奏以汤思退为编排(负责考试的官员),以师逊为详定(调查、评定试卷的官员)。
高宗御射殿,策试正奏名进士,策问诸生以师友之渊源,志所钦慕,行何修而无为,心何治而克诚。秦埙和第二名曹冠早有准备,对答如流。曹冠是秦桧的馆客,曾教过秦埙。
高宗读了二人的策论,发觉通篇都是秦桧、秦嬉说过的话,无非是攻击程颐一派的学说,心中不悦。又读了其他几个的策论,发现其中一篇主张重用同心同德的元老旧臣,且提及存赵之事,字迹刚劲,文采斐然,一看,原来是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的士人张孝祥。高宗异常欣喜,认为张孝祥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提笔,钦定张孝祥为进士第一名,将秦埙定为第三名。
这一年的进士举,秦埙、秦桧的侄儿秦焯、秦熵,姻党周寅、沈兴杰、馆客曹冠皆登上第,士论大为不平。
秦埙没有高中状元,心中闷闷不乐。秦桧心中更要难过万分。宰相肚中能撑船。虽然对张孝祥恨之入骨,表面上却还得摆出宰辅的大度。他将张孝祥召至尚书省,殷切慰问。
张孝祥时年二十三岁,正是少年意气、血性方刚之时,加上他天性爽直,对秦桧的为人为政,早有满腔怨恨,一进来就绷着脸,一句话也不说。
秦桧打量了一下面前的这位青年:面色白皙,下颏有点尖,显得清瘦,完全是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但是他的一双剑眉和高耸的颧骨,宽阔的前额,以及紧闭的双唇,却带着沉着而刚毅的神气,更像是一个习武之人。秦桧干笑了两声,对张孝祥说:“不唯喜状元策,又喜状元诗与字,可谓三绝。”见他不答话,又问:“不知状元诗何所本,字何所法?”张孝祥见秦桧不住追问,就没好气地答道:“无师自通。”这更触怒了秦桧,好在秦桧未能着手迫害他,就先一命呜呼了。(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在中国词史上,上承苏轼之传统,下开辛弃疾之先路,词风豪放,深沉,慷慨悲凉,有《于湖词》一百七十余首留传至今。)
参与这次进士举的知贡举后来都得到了提拔,只有陈茂之因未顺承秦桧之意,贬官。
这些只是秦桧私心未果的事例,然而他栽赃陷害岳飞,最后却使他遗臭万年。
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不得不令我们反思——为什么弟兄反目为仇;为什么一些拥有众多儿女的老人被赶逐大街;为什么有些政府官员被撤职查办;为什么有许多工厂破产倒毙……这都是私心在里面的原因——总是想多拥有、多霸占点儿,结果常常是一无所获。
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人算不如天算。”不管你信不信这句话,这句话还是有它的道理——尤其是针对那些私心过重,为一己之私而不择手段的人。面对这样或那样看似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的诱惑,我们不要失去应有的理智。
名利乃身外事
原典: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解读:
外在的名声和生命相比,哪一样与你更亲近呢?生命与财富相比,哪一样对你更重要呢?获得世界与丧失生命,哪一样才是有害的呢?
当代社会无处不充满着名利的气息,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变得忙忙碌碌,古时候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已经变成了奢侈。人们为生存和发展而互相竞争着,每个人都像绷紧的弦一样,被时代的洪流和自身的欲望驱使着向前奔跑。在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年轻的时候是用命换钱,年老的时候是用钱换命。这话说得让人不寒而栗,想想我们现在的拼搏是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可最终得来的能比失去的更有价值吗?我们是不是应该稍稍放缓脚步,让自己的人生从容一些、健康一些呢?
有人认为,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有三大重要投资:事业、家庭和健康。当然,这三样投资的排序因人而异,但大多数人都会像上面的排列顺序一样,把健康投资放到最后。于是,许多人生的悲剧就在这不经意地忽视中上演了:
2007年6月23日,著名相声演员侯跃文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9岁。
2006年1月21日,上海中发电器集团董事长南民逝世,年仅37岁。
2005年9月18日,网易CEO孙德棣逝世,年仅38岁。
2005年8月30日,著名演员傅彪患肝癌逝世,年仅42岁。
2005年8月18日,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逝世,年仅46岁。
2005年4月10日,著名画家、商界精英陈逸飞因胃出血逝世,年仅59岁。
2005年1月18日,麦当劳CEO查利·贝尔因癌症去世,年仅44岁。
2004年11月7日,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肠癌逝世,年仅38岁。
……
看到这些名单,你是否会悚然一惊?
按国际标准,人的寿命应该是100~175岁,但我国知识阶层的平均寿命才58.5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现在死亡率最高的人群,不是穷人,不是难民,而是30~50岁的精英分子!
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健康?如果去询问在职场上打拼的人们,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无奈地告诉你,为了车子、房子、孩子、职位,为了事业成功、出人头地、打败竞争对手,所以必须熬夜、加班、陪客户吃饭、陪领导暴饮……谁都知道这种状况不好,谁都想着好好休息一下,可是休息的日子似乎永远也不能够到来。
在一项调查中显示,有66%的人有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等现象;经常腰酸背痛者为62%;记忆力明显衰退的占57%;脾气暴躁、焦虑者占48%。还有调查结果表明,慢性疲劳综合症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20%,在某些行业中更高达50%,如科技、新闻、广告、公务员、演艺人员、出租车司机等,这些都是“过劳死”的潜在人群。
2005年演员傅彪的辞世,让很多人都深为震动,也让中年男人不由得反省自己,背负太多,过劳猝去,那么欠下的未履行的责任又何去何从呢?
没有了健康,一切都等于零。然而很多人都以为,责任不能舍弃,所以必须透支自己的生命。可是,当你真的将生命透支以后,你能知道自己还能走多远吗?真的一旦突然失去生命或失去健康,你所企望提起的责任永远也达不到了,甚至还会为你的家人增添累赘和痛苦。
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每个健康人的寿命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安定,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环境。剩下的60%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那些过劳死的人们,其实是死于一种不健康的却又在社会上泛滥的生活方式。
我们习惯晚睡,习惯加班,习惯充电,习惯不吃早饭,习惯饮食不规律,习惯吃垃圾食品……很快有一天,我们会陡然发现身上的某个部件不好使了。
余秋雨说: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某一天照镜子时发现了额角早霜似的一丝白发,这一丝白发的悲哀远胜过莎士比亚戏剧里的毒药、爱情与谋杀。
某广告客户主管,男,43岁,他说:“我过了40岁,陡然觉得日过正午,几乎所有的压力接踵而来。家门内,上有衰老多病的父母、岳父母需要赡养,下有幼小的儿女需要抚育,身边有快到更年期的‘黄脸婆’日日絮叨,夜夜抱怨;家门外,还有上司、同僚、下属和众多亲戚朋友需要关照、打点。稍不留神就可能得罪了谁、招惹了谁、怠慢了谁、疏忽了谁。对于40岁的我来说,无论我的肩膀有多么瘦削,也得咬紧牙关负起重担。传来傅彪去世的消息,让我陷入恐慌。难道是天妒英才?为什么时常见到正值壮年、事业有成的人英年早逝?古人那种悠然自得的休闲生活成了现在的奢侈品,也许中年是履行责任的时间,但如果能让生命安然度过雷区,必然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拥有回味人生、品味人生历程的权利。生命是宝贵的,只有珍爱生命,好好地生活,才能好好地履行责任。”
一位中年女性媒体工作者说:“谁不知道身体比什么都重要?可是孩子没有好饭吃,没有好衣穿,没有好学校上,作为家里的支柱能不拼命地工作吗?有压力才有动力嘛。我经常这样对丈夫说。物质决定上层建筑,一家人的快乐主要都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现实如此残酷,男人没有责任心,不拼命工作,哪来的家庭享乐?有的人轻轻松松就能有不错的收入、不错的生活保障,但大部分人不行,我们家也做不到。丈夫只能是工作、工作、拼命工作,或者说拼命赚钱,家里的生活才能继续保持质量稳步上升,尽管我也不愿意他这样辛苦。也许,傅彪病逝让我和丈夫开始警醒了一点点。也许生活的责任应该是一种和谐,责任不能太超负荷,有压力才有动力,可也要掌握度!要平衡,一旦超过了度,一旦失去了平衡,那就糟了。”
是的,当我们为着责任和理想而努力拼搏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一个度,不妨时常问问自己:“名利和生命哪个更重要?”
若能体会到道家的清淡无为、潇洒度世的精华,或许,你的人生之路会走得更远更好。
知足才会逍遥
原典: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解读:
抛弃贤圣权威及权威的成见,人民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抛弃仁、义等道德律则,人民将恢复他们的孝慈本性;抛弃技巧与厚利的助纣与诱引,盗贼将自动消失。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相当一些人往往在以功利的、消费的观点去看待社会,重物质利益,重物质消费的观念占据了人们的主导思想。这是十分危险的。反映在社会上,一些人铺张浪费,讲排场,大行其道。反映在文化艺术领域中,有些人不顾文化、艺术的品位,甚至不顾艺术家的人格而去粗制滥造,追逐名利。反映在学校中,学生看重名牌和高档物品,而人文文化的修养则很差。凡此都在竭力说明“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的朴素思想已经被排挤了,并且在警示我们:亟待加强人文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
现在,很少有人再谈“见素抱朴,少思寡欲”了。似乎到了这个物质享受发达的时代,都以为只需要消费,“朴素和寡欲”的思想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这显然是一种人生的失误。持这种人生观的人表面上很充实,整天忙乱不堪,似乎是对发展经济、建设社会的积极响应。其实,他们恰恰不明白,消费其实是一种最消极的因素,代表着精神上的空虚。物质享受本身无论有多么丰富也不能导致精神上的充实,只能给人增添更多的物欲。
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所以也是一个堕落和可悲的时代。也许现代人不知道信仰的重要,或者单纯地把信仰理解为一种迷信。这都是错误的。宗教固然是一种信仰,那些对于生活理念的正确把握其实也同样是一种信仰。有了正当的信仰,就像是有了种子,能生根,能发芽,能抽枝,能于时间和空间的变幻中生长出信条来。有了信条,人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能够体会到“道”的运行。
没有信仰,固然不影响我们吃饭、睡觉和工作,好像是行得通的。但是我们难免会感到空虚和烦恼,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觉得所作所为没有价值。所以有的人就会因此而寻找刺激,甚至为了一己私欲不惜伤天害理。这对社会来说是种危害,对个人来说也是自寻灭亡的不归路。
也许是因为现代人太聪明了,因为有巧智,所以远离了原本的清净混沌,越来越不知足,于是也就偏离了“道”的自然而然。在杭州西子湖畔虎跑寺内的一个不很起眼的地方,有一副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已故弘一法师的遗墨。凡是了解弘一法师的人都知道,无论从家境、才学、阅历上来看,还是用爱国之情、志向之取、进取心来比,弘一法师都不会亚于当时或现代的大多数人,甚至远比大多数人都更符合精英分子的含义。然而恰恰是这位自豪“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的热血男儿,认认真真地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留诸后世,这便使人不得不冷静下来,认真想一想这副对联的深刻内涵。
孔子有一天感叹,他说我始终没有看见过一个够得上刚强的人。要注意这个“刚”字,脾气大不算刚;刚的人是方正,并不一定脾气大;高帽子戴不上,骂他也不改变,这差不多有点像刚,但还要看他的品德、智慧、修养。前面曾经提到上等人有本领没脾气,中等人有本领有脾气,下等人没本领脾气大。孔子这里的刚是指有本领没脾气的上等人。
孔子讲了这句话,有一个人说,有啊,申枨不是很刚吗?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有欲望,怎么说是刚呢!一个人有欲望是刚强不起来的,碰到你爱好的,就非投降不可。人要到无欲才能刚,譬如说,这个人真好!真了不起!就是有一点毛病,爱钱。既然他爱钱,你拿钱给他,他的了不起就变成起不了。你说这个人品德样样都好,就是有一个毛病爱读书,遇到懂得手段的人就利用他了,什么都不和他谈,专谈书,他就中计了。历史上有些人,“天子不能臣,诸侯不能友。”请他出来做官,他不干;任何权势拉拢他,理都不理。但是中国政治上有一个传统的手法,只要在人上者,肯“礼贤下士”,只要以礼下人,任何英雄都不免来入彀中。不过要有道德做背景,如果没有道德的基础,仅是这样乱用,礼也是一把刀,所以真正刚强的人是没有欲望的——即所谓“无欲则刚”。
这个无欲,换种角度来说就是知足。一个人能知足,自然也就不会对外物生出多余的欲望来了。
曾国藩曾说:“知足天地宽,得宇宙隘。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在约每思丰,居困常求泰。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钉带。未得求速赏,既得勿求坏。芬馨比椒兰,磐固方泰岱。求荣不知厌,志亢神愈忕。岁燠有时寒,日明有时晦。时来多善缘,远去生灾怪。诸福不可期,百殃纷来会。片言动招尤,举足便有碍。戚戚抱殷尤,精爽日凋瘵。矫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安荣无遽欣,患难无遽憝。君看十人中,八九无倚赖。人穷多过我,我穷犹可耐;而况处夷涂,奚事生嗟气?于世少所求,俯仰有余快,俟命堪终古,曾不愿乎外。语云: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枝。”
可见这世上不知足的人多,贫者有贫者的不知足,富者有富者的不知足,总之,欲望是无止境的。看来只有按照老子所说,让自己能够“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方可以知足而常乐啊。
知止而后得,不止而后失
原典: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解读:
当拥有了不能再多的物品时,不如适时的停止拥有。
老子提倡“知足知止”,他认为,“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当拥有的物品不能再多的时候就要学会停止,如果依然不知道满足,放纵欲望、无休止地追逐声色名利,那么最终会受到私欲的毒害。
清乾隆年间最风光大臣非和珅莫数,其实和珅的一生是非常成功的——他由起初的一名默默无闻的三等侍卫,成长为一名皇帝身边的红人,不论是说他会拍马溜须也好、有真才实学也罢,总的来说他是成功的:在乾隆在位时,他可谓能够呼风唤雨,乾隆对于他的贪污之事并非全无不知,然而由于对他甚为喜爱,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和珅之死,一个是与乾隆的退位有关,另一个就是他过于贪得无厌的缘故。据查抄时记载:他的家产中包括了无数的奇珍异宝,有的甚至皇宫里都不曾拥有。他的家产折合了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还有许多价值连城的宝物无法估价。如果按现在的估价一算,大概和珅拥有11亿多两白银的资产,简直富可敌国。
这么多的资产是和珅不知疲倦、不知休止地贪污而来的。也可以说这些资产加速了和珅的灭亡,是他的催命符。试想下,如果和珅能够适可而止,在乾隆退位之后,他也不至于人头落地而一无所获的。
“知足知止”是明智之举,尽管这样不会得到很多,然而它却可以让我们拥有某些实在的东西,更不会为了无底的欲望而丢掉性命、一无所得。
有个阿拉伯神话是这样说的:有一个人去寻宝藏,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他小心翼翼地进了山洞,看到里面有个宝瓶,宝瓶上贴着一张字条写道:“打开瓶盖,里面就会冒出金沙。请在取到足量的金沙后把盖子盖上。”这人欣喜若狂,打开了瓶盖,果然是宝物,一开盖金沙就像礼花炮一样飞射而出,黄金灿烂,就像做梦一样美。
“发大财了!”这人用袋子装,用帽子接,用衣服篼,用双手捧,甚至鞋子里面也盛满了金沙。宝瓶里的金沙如喷泉般涌出,越喷越多,渐渐地这人没东西装了,金沙从他手上溢出……溢出……溢出,但他还是一动不动地跪在地上捧着手接。他太高兴了,太疯狂了,太痴迷了,只顾欣赏金沙狂涌的美景,忘了宝瓶上的告诫:“请在取到足量的金沙后把盖子盖上。”最后,他被埋葬在了金沙的厚堆里。
很多人就像这个寻宝的人一样“不知足”“不知止”,结果一无所获。
“知足知止”在人们的创业之路上,更多地表现为“该放手时就放手”的智慧——许多创业者曾盲目地坚信“胜利往往来自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结果把企业成本一压再压,甚至连个人的生活都逼到了边缘,最终的结果还是被迫放弃。
“做生意不是赌博”,明知无望还固执地期望出现奇迹。其实,创业是为了“第一桶金子”,而这第一桶金子出自哪个项目并不重要,商场上的机会比比皆是,只要你有心,放弃一个项目,肯定还会找到另一个项目。放弃并不等于抛弃,只要不是一败涂地,完全有可能东山再起,可以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开始。
成功创业者当中很少有人是在最初的项目上一次成功的,大多都尝试了很多项目。而每一次尝试都意味着上一次的放弃,但大多数的创业者还是在这种选择与放弃的过程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项目实现了成功梦想。
“知止而后得,不止而后失”说的就是一种“知足知止”、“该放手时就放手”的智慧,这种智慧表面上看似是一种中庸之术,然而它却能使人们正确地对待欲望与现实,让人们能够享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我们每个人都有欲望,然而欲望太多,人生就会变得疲惫不堪。每个人都应学会轻载,因为生命之舟负荷太重的话,就会搁浅、就会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