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多民族文学意象的叙事性研究
更新时间:2025-04-24 21:01:06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以原型意象为逻辑起点,建构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叙事性理论体系,并以此阐释满都麦、南永前、张泽忠和阿库乌雾四位作家和诗人的文本,不仅概括了多民族作家创作的经验,而且衍入地域文化阐释和文化人格建构的义域,指涉中国古典文论与文艺学、叙述学及文艺心理学的融通和互渗,从本土化的意义上尝试中西文化的结合。本书的理论价值:(一)描述了从本体到主体、到客体对象乃至文化文本的哲学进程;(二)解构了张扬矛盾冲突、构拟情节逻辑、塑造典型性格的叙事范式;(三)拆除了抒情与叙事之隔;(四)消除了叙事与历史之隔。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多民族文学意象的叙事性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四 少数民族文学意象与文化历史题材的结合
- 三 少数民族文学意象观照下的叙事模式
- 二 少数民族文学意象的题材价值涵化功能
- 一 少数民族文学意象的本体情境延展功能
- 结语
- 第十三节 生态关系
- 第十二节 知识关系
- 第十一节 文本特点
- 第四章 存在建构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徐嘉瑞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实践研究:以“平民文学”为中心视点的一种考察
徐嘉瑞,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在文学创作、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民间文艺收集整理等众多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平民文学”思想贯穿了徐嘉瑞创作研究的始终,是新旧交替时代碰撞出的乐章,是中国传统文学思想和西方现代文化交流的产物。徐嘉瑞在西学东渐的时代氛围里,运用西方先进思想和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文学,进行文学创作,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平民文学”思想。本书采用文献细读,历史分析和比文学17.1万字 - 会员
阿拜与阿拜学
阿拜·库南拜耶夫(1845—1904),哈萨克族伟大的思想家、作家、作曲家、哲学家、教育家。他是哈萨克文学代表性人物。由于阿拜的政治理想以及有关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思考主要是由他富于艺术魅力的诗歌表达的,因此阿拜又被哈萨克人民推崇为诗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据此于1995年将阿拜列入世界名人的行列,称他为伟大的诗人。本书对早期阿拜研究进行了梳理,对阿拜学奠基人穆合塔尔·阿乌埃佐夫的著作及作文学12.8万字 - 会员
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的新世纪广西诗歌
从“多民族文化”理论视野出发,本书对21世纪以来广西代表性的诗人作品、诗歌团体、写作现象及社会传播进行了整体观照,旨在探究新世纪以来广西诗歌书写的整体概况和迫切需要应对的一些写作困境,揭示了不同群体的写作观念及其背后的审美趣味与文化诉求。尤其重要的是,探讨了广西青年诗人及其团体多样的诗歌写作话语背后所包含的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同时,从中国当代诗歌史的整体视野进行考察,客观阐述了广西诗歌在中国诗歌版文学18.7万字 - 会员
奥古斯丁文艺神性论研究
本书尝试自神性视角审视和探究奥古斯丁文艺理论及其在西方古代文论由人性至神性转向途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书较全面系统地探析了奥古斯丁以上帝神性为核心而构建的文艺神性论体系。奥古斯丁在继承古希腊以来文艺神性学说的基础上,实现了西方文论的神性转向。期望本书能对学界这方面研究严重不足的现状起到一定充实作用,为西方文论研究提供一个神性维度,为中西文论文化的互动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参照,对我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化,特别是文学20.7万字 - 会员
近代桐城文派研究
本书是第一部研究近代桐城文派的学术论著。文章从现代性与地域文化的研究视角对近代桐城文派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索,依据地域将近代文派分为主要支派:岭西派、上元派、湘乡派、莲池派、新城派、武夷派、后桐城派,对这一流派的发展源流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的探讨,并以桐城文派为个案展现了近代文学向现代文学嬗变的趋势。著作确立了近代桐城文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对于重新认识桐城派及近现代文学之演进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是近文学22.2万字 - 会员
网络时代的文学书写
2015年10月10-12日,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网络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举办“网络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015年网络文学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网络文学创作与研究”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在新的文化语境与价值导向下,处理好思想、艺术与市场的关系,实现网络文学和主流文学机制的对接,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实现网络文学评论的良性互动,是当前网络文学作者与评论者们不能忽视文学20万字 - 会员
李怡论诗与史
本书是李怡教授学术与思想的文字辑录。这些文字围绕他学术思想的主要领域,以“诗与史”为基本线索加以编辑,分为:我的故事、人情冷暧、知人论世、大千世界、诗心雕龙、吾土吾民、百年树人、文化观察、学术方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大体上展示了李怡30年来思想探求的一些要点。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他所向往的“思想是暗夜中的闪电,是黎明时分最初的那一线光芒……”,而这些思想片段的文字虽然不过“是精神的流星”,但“它迅速文学10.3万字 - 会员
中国文学评奖制度研究(1978—2020)
本书在文学社会学视野下,将1978年以来的中国文学评奖制度放在现代性的框架下来研究。自1978到80年代后期,现代化术语为整个国家和社会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想象,文学评奖在文学观和文学价值观的表达上具有某种共识。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的最后一次评奖是1987—1988年的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在近十年的时间内,全国性文学评奖只剩下茅盾文学奖。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市场成为现代性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在2文学22.1万字 - 会员
毛南山乡文艺生态审美
毛南山乡系毛南族聚居区,毛南山乡所呈现的文学艺术成果集中体现了毛南族的文学艺术创造观念及创造力。毛南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并发展了强烈的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态和融理念,其文学艺术蕴含着明显而独特的生态特征。着眼于生态视域,系统、深入地研究毛南山乡的文艺现象及其内在本质,揭示毛南族创造文学艺术成果的心里于规律,阐述毛南山乡文艺生态的属性及发展趋势,将有利于毛南族建构新型的文艺生态,从而探索文学2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