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雪莱在中国(1905—1966)
张静更新时间:2025-03-28 19:31:49
最新章节: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主要研究雪莱在中国现代文学不同时期的译介与接受,以1905年梁启超主持的《新小说》刊载的雪莱画像为起点,讨论雪莱在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译介者中所突出的特质和呈现的观点,以此考察其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及发展之关系。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8-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雪莱在中国(1905—1966)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注释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五 雪莱其他作品中译名对照表
- 附录四 1905-1966年主要中文报刊中介绍雪莱的篇目一览表
- 附录三 1905-1966年雪莱相关出版物一览
- 附录二 1905-1949年主要中文报刊中翻译的雪莱诗作篇目一览表
- 附录一 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其他中译名对照表
- 附录
- 结语
张静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文体与意识形态:中国革命文学的多重表达(1927—1949)
本书旨在从文体与意识形态的视角入手,探讨1927—1949年间中国革命文学书写当中的意图(思想内容)与表达(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问题。为此本书以蒋光慈、郭沫若、丁玲这三位革命作家为中心,围绕这段时期内他们的革命文学书写转型和发展状况,来展开相关阐述,进而揭示作家文学作品(文本)的语言形式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可能同作家本人自述的写作意图相悖,从而呈现出文体与意识形态的丰富性、复杂性。文学20.1万字 - 会员
明清嘉兴望族女性作家研究
全书通过对明清各类诗文总集、别集、家集、谱牒、诗话及各县方志等文献进行爬梳与稽考,钩稽出三百余位明清嘉兴望族女性作家,发掘女性别集71种,整理出13支望族女性作家创作群体,并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对嘉兴望族女性的生活环境、文化生态、时空分布、家族世系、文学创作特征与分期、文本的传播及区域代表性作家进行了全面考察与论述,勾勒出明清两代嘉兴府望族女性作家的精神面貌及文学创作的总体轮廓,阐述了明清嘉兴望族女文学24.1万字 - 会员
清代词韵专书编韵理据研究
清代词韵学是清代词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探究词体用韵法则为主要内容。清人论词以古词为宗,论及韵法亦以旧词用韵为据,但清代词韵学成果并不是对旧词用韵的再现,而是以清代词体学的系统架构为旨归,以当时的韵学为津筏,有规范韵法之意,具有建构性。本书以清代词韵专书为研究对象,以韵学为切入点,以词体学为研究落脚点,共时和历时视角相结合,考察清代诸家词韵专书的编韵理据,并探讨清代词韵学的演进理路。文学18.4万字 - 会员
《冰心日记》研究
本书是目前国内学者出版的第一部研究《冰心日记》的著作。作者梳理了日记中关于国际交流、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史料,通过日记勾勒出冰心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学生活,分析总结了冰心日记的文体风格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学观念。作为研究《冰心日记》的创新性成果,本书对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日记体文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文学21.5万字 - 会员
天才中的凤凰:洛佩·德·维加
本著作对洛佩·德·维加坎坷曲折、浪漫而凄凉的人生经历做了比较全面而生动的勾画,对他的创作经历做了充分的评述,对他的戏剧进行了分门别类、以点带面的评述和分析。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八百多个剧本,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品位极高。可谓成就卓著,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其诗歌创作独树一帜,同样成就非凡。其名气和地位与塞万提斯并驾齐驱。文学19.2万字 - 会员
清末民初女作家社会文化身份构建研究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的重要指征之一就是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而中国女性由于在历史中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在现代化进程中势必经历更复杂与更激烈的变动。本书聚焦清末民初女性知识群体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身份确认和性别构建问题,上承古典“才女闺秀”,下启现代女性作家群,以女性期刊读物为主要分析对象,以文学叙事、期刊文化、性别话语现象为重点研究方向,从性别研究视角阐释女性作家在历史文化进程中的“自我”身份构建文学19.3万字 - 会员
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
《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以在中国史诗研究这一领域内得到普遍认同的、见解独特且影响力持久的学者为个案,分析他们持有的史诗观念、学术旨趣、问题意识和研究范式,以勾勒出近百年来中国史诗学术史的某一个侧面,阐述了中国史诗研究者在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上的继承和创新,反思中国史诗学的学术转向与新格局,总结中国史诗学形成和发展的特点。文学22.3万字 - 会员
民国女性法律地位之嬗变与中国现代文学书写
女性地位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民国几十年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女性的法律地位在这一历史时期却逢遇了千年未有之变局。本书首次把民国女性法律地位之嬗变与中国现代文学书写及二者的“互动”放到整个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变迁的大环境中进行系统考察,对民国时期传统乡土社会、都市空间、苏区及解放区女性法律地位的嬗变与中国现代文学书写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爬梳,以此探究民国女性法律地位、生存状态改变的历史进程及其对文文学25.5万字 - 会员
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研究
本书研究的是美籍华裔汉学家、当代著名跨文化理论家和批评刘若愚的诗学思想。刘若愚用西方诗学的理论骨骼支撑起中国诗学的思想血肉,建构了中国传统诗学进行世界性转变的理论体系,书稿通过对刘若愚思想的文化基础和脉络的梳理,在跨文化对话和融合的语境下探讨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体系在现代视野中的拓展与延伸,重新审视他的伟大尝试,形成本书关于中国当代文论发展研究的学术观点。文学16.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