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数字社会治理:数字信用和数字规则
唐斯斯等更新时间:2023-07-26 16:38:51
最新章节:封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需要从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等方面着手。“数字社会”的研究国内尚不系统。本书拟从“数字信用”与“数字规则”两个全新的维度探究数字社会发展与治理。其中,“数字信用”既是数字社会构建的重要基石也是数字社会治理的“软规则”,“数字规则”更多从法律法规层面思考如何加快构建数字社会发展的“硬约束”,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适用于我国发展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治理体系,给出数字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提升未来我国在全球数字空间的竞争力。
上架时间:2023-06-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数字社会治理:数字信用和数字规则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封底
- 作者简介
- 7.5 数字竞争秩序规则
- 7.4 数据跨境流动规则
- 7.3 数字资产交易规则
- 7.2 数字开放共享规则
- 7.1 数字安全保护规则
- 第7章 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数字社会治理规则体系
- 6.3 现有数字规则体系构建中的困境
- 6.2 我国数字法律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唐斯斯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创造大都会:纽约空间与制度观察
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一线城市中个人、社区、政府、企业间的关系愈加复杂,与此同时,住房保障、公共空间、社区营造、公私合作(PPP)等问题的讨论也愈发激烈。纽约作为全球闻名的国际都市,是城市发展的“超级试验场”,也有着种种可供参照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背后都有一个城市独特的发展模式。本书以一系列独立成章的短文组成,串联描绘出纽约种种独特或奇异的城市发展现象(比如公共空间的打社科20.4万字 - 会员
走出伦理的迷思:社会工作伦理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伦理为社会工作实务架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社会工作的基本哲理出自人与人的关怀与互助,认为社会是一个互助单位,人有其潜能可以克服困难,透过相互帮助让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度过难关。同时,对于求助者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与接纳;对于案主的隐私加以保密;与同工相互合作;配合机构的规范;为案主谋求最大的权益等,皆是社会工作的伦理理念。透过这些伦理哲理与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架构出社会工作实务方法。本书的伦理汇编目社科11.3万字 我的!:所有权规则如何影响我们
从买早餐到买房子,所有权问题无处不在。从小到大,我们都对“这是我的”“这不是我的”这样的概念习以为常,却很少有人察觉到其中的奥秘。这不仅仅是琐碎的日常困扰,而是深刻反映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权规则和潜在的利益冲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传统的“先到先得”“我们的身体属于自己”,以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所有权规则受到冲击,出现了地下水争夺、数字虚拟商品处置争议等问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这本社科18.5万字- 会员
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Ⅲ:不那么努力也可以
本书为《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形式延续初本,收录了《朝日新闻》周六副刊“烦恼咨询教室”栏目上的51篇文章。在这个栏目里,上野千鹤子回答了各种读者来信——跟母亲价值观不合、结婚前开始无性、我爱上了兼职工作的上司、努力却没有回报的儿子、有人问我为什么单身……从原生家庭到性别困境,上野千鹤子根据性别研究的成果,具体、实践地回答了大众人生中迫切的51个烦恼,冷静犀利之中不乏温情善意,社科5.8万字 - 会员
日本人为什么不再被狐狸骗了?
过去,日本凡有狐狸栖居的地方,必然流传着许多“狐狸骗人”的故事。除了狐狸,偶尔也会出现狸猫、貉、黄鼠狼等戏弄人的逸话。然而以1965年为界,此类故事突然在全国上下销声匿迹了。这是为什么呢?当然很多人会问:“人被狐狸骗的故事都是真的吗?”而我的回答是,这些故事是否属实并不重要,唯有探寻“人为何不再被狐狸骗了”,才能得知更多真相。日本人会被狐狸骗的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那时的人拥有怎样的精神世界,又是如社科5.9万字 规则:我们依之生存的历史
在《规则》一书中,历史学家洛林·达斯顿追溯了规则在西方传统中的发展,并展示了规则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通过法律论文、烹饪书、军事手册、交通规则和游戏手册等大量案例,达斯顿证明,尽管规则的多样化内容令人眼花缭乱,但它们采取的形式却出人意料地少而持久。达斯顿揭示了三种经久不衰的规则:计算和测量的算法、治理的法则和教学的模型。她生动地说明了规则是如何变化的——灵活的规则是如何变得僵硬的,反之亦然,以及社科20.3万字- 会员
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消费社会研究
本书旨在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为视角,分析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四部主要代表作品里的消费主义。本书侧重运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异化理论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鲍德里亚的消费符号理论等进行研究,揭露并批判20世纪20年代真实的美国社会。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与其强烈的历史意识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世态,生动地再现了社科11.2万字 - 会员
孤独消费论
现代人即便有伴侣或家庭,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感到孤独。这种“孤独”正在推动消费的增长,特别是在追星活动、美容、喜剧、昭和复古等方面。人们对新商品的兴趣减弱,二手商品的消费增加也是一种重要变化,二手商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加强。作者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得出“消费行为的深层一直与孤独有关”的结论。本书包含日本消费社会的前沿趋势,是认识现在的日本和展望未来的日本的必读之书,对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社科8.7万字 谁住进了养老院:当代中国的“银发海啸”与照护难题
生育率的降低、预期寿命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让养老成为当下中国老年人和中年人必须应对的一大难题,一场“银发海啸”呼啸而来。这是一部针对中国养老机构的民族志调查报告。作者将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与照护理论相结合,从时间维度描述中国经历的养老形势变化,从空间维度展示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分析当下养老困境,剖析老年人、家属及照护人员面对的衰老、死亡和照护难题。基于在云南昆明历时13个月的实地调查和采访,作者社科10.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制度、效率和中国城市住房保障
经历了30多年的住房市场化改革之后,人们的整体居住状况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居住困难问题从全面性、全国性现象逐渐变化为局部性、区域性的现象,全国性的住房短缺问题得以消除。不过,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社会阶层实际住房状况的巨大差异,诱发了人们对中低收入阶层居住问题的关注,住房困难问题也从绝对居住空间狭小转化为相对居住面积差异方面。由此,社会各界普遍认为住房领域逐步出现了严重的公平性问题。社会学19.4万字 - 会员
“机器灵魂”与现代化变迁中的中国农村家庭:基于广西东南部羊村的手机媒体研究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村家庭正经历着种种前所未有的变迁。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新兴大众媒体,手机媒体在当代中国农村家庭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如何理解新媒体对正经历着现代化冲击而发生结构剧变的农村家庭单元的影响、如何有效利用新的技术来调节家庭内部、家族内部乃至整个农村与现代社会的传播,使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传播学者关切的问题。希望本书能够对此有所启发。社会学15.8万字 - 会员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5辑)
本书以进一步推动有关华人社会亲属代际关系及其变化的比较研究和纵深探索为主旨,选辑201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家庭与性别研究室承办的“华人社会代际关系及其变迁”学术研讨会上两岸三地学者的论文,内容涉及家庭结构、形式、功能的变化对亲属代际关系的影响,老人赡养与子女抚育所体现的亲属代际关系变化,以及地位、流动、资源、权力、亲情、观念等因素对亲属代际关系的影响。社会学20.1万字 - 会员
宁波城市大数据战略研究
本书提出了城市大数据的概念,总结了国内外城市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宁波城市大数据现状,明确了宁波城市大数据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设计了城市大数据基础支撑体系、应用体系、产业体系、指数体系和运维保障体系五大体系构成的宁波城市大数据服务体系架构,给出了宁波城市大数据发展路径,最后提出了推进宁波城市大数据发展的具体措施建议。社会学9.2万字 - 会员
长河大爱
慈善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慈善事业是充满人道关怀的光荣而崇高的事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社会学32.3万字 - 会员
中国中产阶层的形成与特征:基于特大城市的经验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着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双重转型。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使僵化多年的社会结构开始松动,人们的职业、身份、社会地位也随之迅速改变,中产阶层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应运而生。本书即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从特大城市入手,基于扎实的大规模调查数据描述、分析和研究中产阶层的生成机制,在理论上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逻辑,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社会学24.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