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增订本)
王宁更新时间:2022-08-31 12:08:09
最新章节:注释开会员,本书8折购 >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专题研究文集,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翻译的文化学反思”,首次在中文的语境下提出了文化研究的翻译学转向,并结合翻译学自身的边缘特征对其作出了全新的描述和界定;中编“文化阐释与经典重构”,在从文化学视角重新界定翻译的基础上将其视为一种文化阐释,并认为通过文化的“阐释”或“翻译”有可能实现对文学经典的质疑乃至重构。下编“文化研究与文化理论的阐释”,对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研究在西方的最新走向和未来前途作了理论描述,并勾勒了“后理论时代”西方理论的最新发展和最有潜力的几种理论思潮的现状及走向。书中不少篇幅曾以英文的形式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者是作者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大学演讲的内容,在国际学术界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增订版在修订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论述新文科视域下的翻译研究、理论阐释的循环与悖论等问题的四篇作者较新的研究成果。
品牌:译林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7-01 00:00:0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译林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增订本)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注释
- 后记
- 附录二 关于文学翻译及翻译研究的对话
- 附录一 关于欧洲作家与中国文化等若干理论问题的对话
- 德里达与解构批评:重新思考
- 文化研究语境中的巴赫金与理论的旅行
- 图像理论与语像批评的转折
- 理论阐释的循环与悖论
- 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性别研究和怪异研究
-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王宁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公文写作一本通:格式·要领·技巧·范例
本书对社会活动中常见的文种进行了全面阐述,包含了各文种的概念、特点、类型、写作格式及要领等。全书共九章,依次介绍了公文写作基本知识、行政法定类公文写作、章程制度类公文写作、报告总结类公文写作、凭证条据类公文写作、经济贸易类公文写作、书信类公文写作、礼仪类公文写作、讲话稿写作等内容。附录部分对科技论文、毕业论文、职称论文的写作进行了补充说明。本书结构合理,内容全面细致,实用性很强,对所涉及的每种文体社科15.3万字 - 会员
怎样写好理论文章
本书是一本帮助读者系统掌握如何写好理论文章的实用工具书。全书分为8个版块,作者从理论文章的基础知识谈起,科学分析了写好理论文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说明什么是好的理论文章,又从“积累”“激情”“技巧”等多个方面逐一探讨写好理论文章的要素。全书深入浅出、细致入微地告诉读者如何写好理论文章,力求为广大有志于写出好的理论文章的人士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社科15万字 - 会员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二十七期)
本书分为文明传播、文献天地、汉学人物、马可·波罗研究等专题,收录了《从语言和知识体系的角度思考“国风文化”》《福开森的汉学评论生涯》《马可·波罗文本的传统》《唐代以前中国宫廷中的鹤》等文章。社科19.6万字 - 会员
英汉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比较研究
本书以英汉方言的形式和功能差异为基础,以翻译方向和文学类型为变量,用文学文体学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较为深入地比较具体的名作名译,分别从汉英和英汉两个翻译方向对小说与戏剧两种文本类型中的方言翻译进行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本书深入探讨了英汉方言互译的语体转换特征、小说与戏剧方言翻译策略的异同、方言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等问题。社科13万字 - 会员
基于语料库的《说文解字》字(词)汇隐喻模式研究
本书植根于自建的《说文解字》隐喻语料库和Metalude的比较研究。本书将Metalude隐喻知识库引入汉语字词汇隐喻模式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揭示汉语字(词)汇化隐喻模式的语料分析平台。在此基础上,本书运用比较词源学从历时方面挖掘造成这些语料语言隐喻模式的历史因素,探索跨文化词汇隐喻模式、意识形态和历史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本书努力探求一种新的植根于中国语言文化的语料研究范式,以推动汉语典籍词汇语料社科11.3万字 - 会员
翻译家霍克思
本书以英国当代著名汉学家兼翻译家霍克思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国典籍英译实践及其翻译思想展开系统全面的研究。本书立足霍克思《楚辞》《杜诗初阶》《红楼梦》《柳毅与龙女》四部译作,结合其汉学研究心得,将“翻译家霍克思”置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还原其译介活动的历史语境,观照其翻译思想及翻译实践的价值和意义。本书综合运用翻译学、历史学、哲学、文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对其译介活动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研究,探讨他社科20.9万字 - 会员
汉语诗歌节奏、声韵及新诗体式建构
形式优雅、精致化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或诱导作用,有利于引导新诗超越琐屑、“鄙俗”的描写,“在人们心里唤醒一种比较实际生活所获得的更精美而又更丰富的感情生活”(格罗塞《艺术的起源》)。本专著具有三大创新。第一,首次提出汉语诗节奏生成四要素:双音化、顿、词长弹性、虚词,双音化是四要素的核心(第二章)。第二,首次论证平仄律的根本功能是优化汉语诗节奏,使汉语诗节奏形成起伏且更加柔和(第三章)。第三,详论汉语社科22.1万字 - 会员
思想重构与文本再造: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名作电影改编研究
本书以内地、港台及海外华文界为视域,以名家名作的电影改编为视点,以跨媒介转化过程中的文本及思想的变异和重造为考察重心,以“史”为经,以“论”为纬,辅参外国同类作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的电影改编经典个案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可见文学美与电影美之特质,可观文学改编电影异变的媒介及社会之因,可循文学、艺术和文化渐变之踪,兼具史料、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的价值。社科28.7万字 - 会员
吟诵的源流与体式
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法,也是汉语言文学感发、灵动的活态,因私塾废除和年代久远而近于绝学。本书从概念辨析、传承历史、基础理论、规则方法、体式范本和重要腔调六个方面对吟诵做了系统研究。概念辨析和传承历史,旨在从繁杂、散碎的文献中梳理出吟诵的产生和演进脉络,描绘吟诵艺术的自觉路径;基础理论和规则方法,由节奏入手,逐层递进,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音乐学的三维视角研究,以求深耕学理、庞清规则;体式范本和重要社科2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