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数智融合:工业互联网体系、技术与应用
更新时间:2022-08-16 16:08:12
最新章节:7.3.2 新兴技术应用拓展工业互联网新格局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以工业互联网推广应用为引领,从工业互联网的起源和内涵入手,对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平台、园区,以及它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进行了阐述。在阐述基础性原理的基础上,本书给出了若干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实践案例,最后介绍了作者对工业互联网推广发展路径的思考。本书共7章。第1章介绍了工业互联网的起源、概念、内涵及对我国制造业的意义,剖析了美国、德国和中国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梳理了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智能制造的异同;第2章对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工业以太网、工业现场总线、5G、时间敏感网络及低功耗广域网(NB-IoT、LoRa)等技术,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案例;第3章从边缘计算、区块链、数字孪生、工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入手,介绍了它们对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价值、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以及在行业中的应用案例;第4章阐述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功能、内涵及体系架构,剖析了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平台建设和应用路径;第5章概述了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框架、安全体系和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工业互联网安全的实际应用案例;第6章阐述了工业互联网赋能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典型应用与案例。从设备预测性维护、产品溯源、质量检测、供应链管理、智慧园区等方面,分析了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实践情况;第7章探讨了工业互联网发展与推广路径,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驱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政府引领到企业内生动力、工业数字化转型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局变革、技术创新引领工业互联网发展新格局及围绕工业数据流通的产业体系即将形成等方面,分析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路径。
上架时间:2022-06-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数智融合:工业互联网体系、技术与应用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7.3.2 新兴技术应用拓展工业互联网新格局
- 7.3.1 技术创新催生工业新动能
- 7.3 技术创新引领工业互联网发展新格局
- 7.2.3 路径之三:全局智能化提质工业互联网发展
- 7.2.2 路径之二:不断壮大企业内生动力
- 7.2.1 路径之一:政府引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 7.2 发展路径:从政府引领到企业内生动力
- 7.1.2 数字化转型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不断拓展
- 7.1.1 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不断扩大
- 7.1 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驱动工业互联网发展
最新上架
- 会员
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探索
精选《广东社会科学》创刊35年来“经济学”栏目的优秀论文20篇,探讨前沿热点问题。论文研究范畴涉及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人口与劳动经济、国际资本流动、区域经济等,作者汇聚卓炯、曾牧野、林毅夫等著名学者。通过这些论文,读者们可以窥见三十余年来中国学术界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演进和发展历程,对于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经济18.8万字 - 会员
西部地区构建“北斗+”数字产业生态体系研究
“十四五”期间,中国加快推进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国家综合时空体系建设,即建设形成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兼容互用的新一代北斗系统,建成基准统一、覆盖无缝、安全可信、高效便捷的国家综合时空体系,从而真正满足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对时空信息服务及其安全保障的需要。本书从“十四五”期间,国家大力推进北斗产业化应用,北斗应用将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北斗产业将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入手,研究西部地区应抓住国家“经济13.3万字 - 会员
新时代中国“藏粮于地”战略的实现路径研究
“藏粮于地”是建立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藏粮于地”战略落实落地,既是实现我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需要。本书在分析“藏粮于地”战略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粮食储备标准、国务院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提出的粮食储备标准和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储备标准,分别测算“藏粮于地”战略的轮作休耕规模。根据对我国中低产田的改造、经济17.6万字 - 会员
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重要的原创理念。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要义和实践内涵,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力培育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中国实现“变道超车”、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经济8.7万字 - 会员
未来城市的智慧治理:基于数字治理视角
本书是一部深植于数字治理之视角,融合公共管理、数字经济等多元学科理论与范式,精心构筑未来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学术著作。本书的核心议题涵盖了城市治理的现代挑战与革新需求、城市治理的历史脉络、当前城市治理所遭遇的瓶颈、城市治理革新的时代呼唤,以及未来城市智慧治理的勃兴与发展背景。特别地,本书对于数智化技术的崛起予以了深刻的探讨,剖析了其对城市治理的深远影响,并展望了未来城市发展的可能路径。本书的宗旨在经济15万字 - 会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2023)
《经济学动态》是中宣部重点支持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业类期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编辑部选稿组稿的重要标准。为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动态》刊发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现从2022年刊发的论文中优中选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2023)经济17.2万字 - 会员
金融强国理论与实践
建设金融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有力支撑。本书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破题,鲜明提出金融强国的真实意义在于金融安全,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分析了“五篇大文章”“六个强大”“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等重要方面,对建设金融强国的实践基础与路径进行了分析探索,见解独到、内容深刻,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既是曾经济11.7万字 - 会员
AI时代智力资本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中国为例
本书分上下两篇探讨了AI时代对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作者从经济学、管理学、医学等交叉学科的视角,展示了基于智力劳动与知识价值的跨学科分析脉络,基于神经元层次的智力劳动与知识经济价值的勾勒与描述,构建了一个“新”的智力资本价值循环体系模型:ICV=C+E+R+D,此模型是在原有IC模型基础上衍化出的动态价值循环,突出大脑神经元的重要作用与影响,提出了智力资本的“倒金字塔”构造。在应用篇,作者从宏经济11.8万字 - 会员
共同富裕视阈下家庭金融素养的影响评估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本书以家庭金融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金融素养”作为切入点,通过运用国际与国内的主流微观调查数据展开实证研究,进一步探究了金融素养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如何提高中国家庭的金融素养。本书不仅在学术上增进了对于金融知识重要性的理解以及对于金融知识决定因素的认识,为如何提高居民的金融知识水平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职能部门制定普及金融知识的政策提供了微观依据,有助于推进共同富裕。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包括第一章绪论经济8.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