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法兰西世界史
(法)帕特里克·布琼主编更新时间:2021-04-14 13:40:04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由法兰西公学院教授帕特里克·布琼主编,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巴黎政治学院、国家档案馆等学术机构的122位历史教授和研究员参与创作。这部著作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传统的法国史,也不是传统的世界史,而是“以世界史为资料解释的法国史”。作者们以时间为线索(从史前至2015年),在政治、文学、医学、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摘选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现象,论述了法国与世界之间的相互影响及联系。法国与世界在这部书中自然交融,这在全世界的历史类书籍中都属于一种有趣的创新。
译者:徐文婷等
上架时间:2018-12-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法兰西世界史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 2015年 旗帜的回归
- 2011年 被曝光的权力
- 2008年 悲痛的故土
- 2003年 “这是一个古老的国家”
- 1998 年 “黑人-白人-北非人”的法国
- 1992年 险胜的“赞成票”
- 1989年 法国大革命结束了
- 第十二篇 今日法国
(法)帕特里克·布琼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印度尼西亚(文化中行:“一带一路”国别文化手册)
本书分为国情纵览、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和双边关系四篇,分别介绍了印度尼西亚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风俗习惯、政治体制、司法环境、政策导向、资源状况、外国企业、金融市场、经贸关系、华人华侨等方面,附录还给出了该国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各国营商环境排行榜中的排名,以及我国驻外使领馆的联系方式。历史4万字 - 会员
意大利战争研究(1494~1559)
意大利战争(1494~1559)是欧洲中世纪末期与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场几乎影响整个西欧的持久战争促成了欧洲政治意识形态的嬗变,促使16世纪初的西方历史著述进入了一个新旧交替、“群星闪烁”的时代,涌现出了以马基雅维里和圭恰迪尼等“1494年一代人”为代表的众多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本书将意大利战争置于欧洲国际关系历史的宏观背景之下,对意大利战争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39.5万字 - 会员
希腊小史
本书以30个章节串联起古代希腊从新石器时代到希腊化时代末期的历史,涉及从施里曼发掘特洛伊到“克利奥帕特拉的鼻子”,尾声谈到希腊在中世纪和近现代的发展和古希腊史对今天的意义。历史19.2万字 - 会员
剑桥古代史·第十三卷:晚期帝国(337—425年)
第13卷在时间上涵盖公元4世纪,从337年君士坦丁之死到5世纪初,终结于425年前后狄奥多西二世(408~450年)的统治时期。在这一时段,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去世时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还有当时人和下一代人所见的378年罗马军队被哥特人在哈德良堡打得惨败,410年阿拉里克入侵意大利、劫掠罗马城,这是罗马帝国西部解体的第一阶段。随着狄奥多西二世在君士坦丁堡统治的开始,出现了更有特点的东部治理方式历史72万字 - 会员
全球史评论(第12辑)
《全球史评论》由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于2008年创办,刘新成教授担任主编,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全球史的研究视野与方法,提倡有关跨文化、跨国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的研究,注重揭示全球视野中的文明互动与交往,探寻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全球化进程,及其与地方特性的相互影响。历史27.5万字 吴哥王朝兴亡史(方尖碑)
本书是作者根据早年间发掘成果、☆新的碑文解读,在建筑学、美术图像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校订新史料、加入对遗迹修复中传统技法的新发现而成的著作。全书浅显易懂,是一本关于吴哥建筑、吴哥王朝历史、吴哥社会史的入门读物,图文并茂,填补了国内介绍吴哥王朝历史方面著作的空白,可以让更多中国读者不再只知晓吴哥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存在而不知其背后的历史,也可以让读者们对柬埔寨这一位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南亚邻国产生历史12.4万字- 会员
日本简史(第四版)
本书以统治主体的演变为主线,从历史和文化的起源、律令国家、武人政权、前近代社会、明治维新、对外侵略与扩张、变革与战争、占领与战后体制、经济大国、转折时期的改革等方面,勾勒出日本的政治演进过程,兼及不同时期的文化成就、经济发展、大众心态等内容,绘制出日本历史的全貌。历史25.4万字 - 会员
往事如风:丝绸之路上的民族与王国
本书书写的对象是丝绸之路上曾经叱咤风云过的一些民族和王国。有些已经湮灭了,有些还活跃在当代。她们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今天仍然是历史、文学、人类学不断书写和发现的命题。她们也曾经给历史留下了太多的谜底,本书就是来揭开这些谜底的。历史13.5万字 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理性国译丛64)
战后的德国,一个充满占领者、被释放者、流离失所者、被疏散者、逃亡者以及背负着战争罪行的人。他们掠夺、偷窃、造假身份,为了活下去,一切从零开始。可这么做行吗?当一个国家秩序荡然无存之际,社会要如何在这般的混乱中重生?人们要如何在这样一个“他人即恶狼”的“狼性时代”里重建生活?生活秩序的丧失、家庭的四分五裂、饥饿贫困的威胁、战争罪恶感的阴影、对大屠杀的沉默、死里逃生的狂喜——第三帝国的余波持续影响着这历史2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