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杨明更新时间:2020-09-25 15:46:42
最新章节:结语 ——为传统文化而斗争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以“法律结构”为逻辑线索而展开体系化的研究,试图勾勒出“涉及的利益主体:利益主体享有的权利之定性:利益主体之间的具体法律关系”这样的架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结构”进行解析,是将“维护文化多样性之价值取向”落实到制度层面的重要理论工作,它是制度构建的基础性研究。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4-02-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结语 ——为传统文化而斗争
-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上权利实现的保障机制
- 六、侵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救济制度
- 五、原住民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上的权利和义务
- 四、获得权利的条件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主体制度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客体制度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结构
- 第七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制度构建
- 七、当前的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保护抑或国内保护
杨明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征收法中的公正补偿
本书以我国征收补偿相关法律规定及实践中的挑战为背景,引入美国征收补偿经验作为参考,除绪论外分六章展开论述:绪论介绍了征收法中公正补偿研究的背景、内容、结构、现状、方法。第一章明确公正补偿的基本含义,其源自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美国法院对其有深入解析。第二章阐明公正补偿的基础理论,公平、效率和公共选择等理论为其提供支持,征收、公用和公正补偿是征收补偿条款的核心。第三章分解公正补偿的内容,包括实体和程序法律16.9万字 - 会员
残障权利研究(第4卷/第2期/2017·冬季号)
本书以残障权利为主题,就残障人就业、残障人教育、心智障碍、残障与性别、残障与法治等议题进行深入探索。书中作者们深入“田野”,直面真实世界,综合运用社会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乃至医学、公共卫生学等学科的话语和理论,以中国签署和批准的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为圭臬,以“基于权利的发展”这个全新的残障理念与国际人权标准为指引,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学者在人权视角下开展残障研究的成果。法律8.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