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流行文化社会学(第2版)
高宣扬更新时间:2019-09-21 01:38:09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流行文化或时尚已经充斥当代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把本来已经强劲滚动的市场经济进一步渗透到各个角落,又把市场经济连接到文化创造和再生产的场域,使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都在流行文化的橱窗中展现成全社会可以观看和鉴赏的对象,成为文化装饰的普遍社会现象,这一切,简直就使流行文化本身变成为当代消费社会的魔术式运作的基本支柱,显示出流行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本书是唯一从学术观点和方法对流行文化进行系统分析的著作,它对流行文化的性质及其实际运作机制,既从理论上、又结合具体实例对流行文化进行全面探索,试图超越平俗的观点,严肃认真地总结流行文化的理论意义,揭示流行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总结西方思想家对流行文化提出的重要和最新理论,也在实践上指明流行文化与媒体、政治、语言运作、权力、身体、城市文化与艺术等因素之间的微妙关系,并根据当代社会的特征,揭示流行文化的心理学、美学及符号学基础。这是一本对流行文化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5-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流行文化社会学(第2版)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流行文化的美学原则
- 第二节 消费心态、品味与生活风格
- 第一节 个性和社会群体心理交错会合的流行文化
- 第十一章 流行文化的心理学、心态学、品味学及美学
- 第四节 媒体的自律和流行文化的发展
- 第三节 流行文化中的意识形态生产
- 第二节 广告媒体的商业化及其同流行文化的关系
- 第一节 媒体传播功能之探讨
- 第十章 广告、媒体与流行文化
高宣扬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十方普觉寺
十方普觉寺位于北京海淀寿安山下,系清朝雍正皇帝赐名。该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初年,寺内供奉一尊檀香木卧佛,元代英宗时,复铸造五十万斤铜卧佛一尊,供奉于寺内,民间俗称卧佛寺。十方普觉寺是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寺庙之一,自元代以后,皆为皇家寺庙,规模宏大、等级崇高、藏经众多、景观奇特,而在京师寺庙中颇负声誉。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曾经扩建,且建皇帝行宫。今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17.4万字 - 会员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弘扬研究书系)
本书系是清华大学戴木才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新命》《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三册,系统研究阐发中华传统文化中核心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突出了传承弘扬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文化20.3万字 - 会员
文化发展论丛·中国卷(2015)
《文化发展论丛(中国卷)》是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编辑出版的学术集刊,汇集了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高校、研究院所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较活跃的中青年学者的最新力作。2015年卷围绕中国文化的特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中国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等我国文化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文化25万字 - 会员
从批评到大众批评
本书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研究的专著,从精英批评研究延展至大众批评研究是本书的科研脉络。上篇精英批评研究,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为主要研究对象,各个章节的研究内容均立足于中国语境,研究议题均经由中国视角提出。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任务,解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策略,论述了突破西方文化影响的焦虑的方法,从美学角度探讨了唯物主义的伦理学理论,并对西方自由人文主义的悲剧观、无利害文化13.3万字 - 会员
话语的踪迹:从文艺理论到文化理论
本书呈现了作者多年来研究中西方现当代文艺理论、美学和文化理论的轨迹和成果。内容涉及文学理论史和美学史上一些重要的讨论、命题、思潮。作者从翻译的视角重估了朱光潜当代学术研究的意义,客观评述了钱中文文学理论研究的价值。作者借助泰勒、赫勒、詹姆逊、德里克、伯曼等理论家的论述,直逼西方现代性的核心问题,正视其成就、局限,能够促进对西方现代性的认识,对推动中国现代性的健康发展也具有启发、借鉴和警示意义。本书文化26.8万字 - 会员
跨文化沟通与中西文学对话
此自选集是作者多年来从事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研究所撰写的学术论文的结集,其中一些文章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反响,具有一定学术创新价值。文集拟分为三编,第一编“跨文化认同”。第二编“跨文化研究”。第三编“跨文化沟通”。本论文集所收入的很多成果在文化认同研究、福克纳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研究以及跨文化交际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学术借鉴价值。文化18.9万字 - 会员
文体观念与文化意蕴:中国古代文体学美学论集
本书系作者关于中国古代文体学与美学研究的论文结集,涉及文体史与文体学史、文体理论与文化意蕴、审美形式与美学理论等研究领域。作者将中国古代的文体形式与文体理论置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联域中进行研究,探讨文体和文体观念生成的文化和美学机制,阐释其中所蕴含的美学意蕴和文化意蕴,深入发掘中国古代文体和文体学的民族特色。文化20.4万字 - 会员
华语电影叙事的文化身份
《华语电影叙事的文化身份》以获奖华语影片为例,以文化研究的视角,从具体的文本话语环境、叙事本体和接受对象出发进行文化认同的解析。综合跨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叙事文本和批评文本,以比较的视野分析海峡两岸和香港电影叙事的文化身份,由此来审视华语电影叙事中所涉及的文化身份问题,从而考察身份建构的复杂层次话语系统和权力关系。文化12.9万字 - 会员
批评之维:文艺评论的想象力
本书以“历史—记忆—再现”为内在逻辑,通过追问“文艺评论何为?”“文艺评论是否依然有效?”“文艺评论是否足够?”“如何实现文艺评论在解构基础上的建构潜能?”“文艺评论何以激发人文学科的想象力?”等问题,结合经典文学及影像文本分析,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时代化、中国化的最新动态,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艺评论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勾勒新时代文艺批评与文化研究的地形图一隅。文化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