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传统诉讼艺术
胡平仁更新时间:2019-08-09 18:55:54
最新章节: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该书从中国传统诉讼当事人的主体地位和诉权这一理论命题出发,从诉前攻防策略、诉权启动艺术、案情声辩艺术和诉权推进策略4个方面,对当事人及其背后的讼师及第三方的传统诉权运作艺术作出了开创性研究。作者认为,中国传统诉讼艺术虽然对程序正义重视不够,并因此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总体上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实现社会的实质正义发挥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较大限度地满足了普通民众的法律需求。该书的出版,一定意义上弥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并拓展了法学的研究领域,极具出版价值。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6-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传统诉讼艺术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注释
- 为自己喝彩(代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结语
- 三、现代诉讼艺术的科学导引
- 二、传统诉讼艺术的时代困顿
- 一、传统诉讼艺术的特殊魅力
- 第八章 传统诉讼艺术和现代法治的冲突与整合
- 三、幕友佐治与讼师助讼
- 二、律学制度与法官培养
胡平仁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刑事和解的精神
本书运用演绎法及实证法研究刑事和解的实体性与程序性,阐明刑事和解的意蕴,从多个维度体现刑事和解的精神。刑事和解的原本价值是以“恢复”取代“报应”,其真正价值在于人道主义在司法领域的实现;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刑事和解与罪责刑相适应、刑事和解与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及刑事和解与无罪推定等,虽然在形式上相互矛盾,但在实质上,它们在不同的刑事司法模式内,各自实现各自的价值。法律23.3万字 - 会员
刑事庭审调查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以刑事庭审调查改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成都市两级法院示范庭和对比庭的实证考察,并结合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重点研究法庭举证、法庭质证、人证、法庭认证问题,以期对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有所助益。法律28万字 - 会员
公益性诉讼实施权配置论
本书运用诉讼实施权配置理论,对公益性诉讼实施权配置的理论、制度、实务展开研究;对公益性诉讼实施权配置的特殊性进行研究,并对公益性诉讼实施权与私益性诉讼实施权配置的关系展开动态分析,为在解释论上完善我国团体诉讼制度奠定基础;分别对环境公益诉讼、消费公益诉讼、食品安全公益诉讼中的诉讼实施权配置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实践进行详细考察和反思,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特则的构建提供具体建议。法律19.3万字 - 会员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本书以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为研究对象,以检察权理论、法律监督理论及公益诉讼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从法律文本与司法实践双重视角出发,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起诉主体、诉前程序、起诉条件、审判组织、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以及人民法院结案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笔者始终基于一种“现实主义”的立场,立足于具体的现实条件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进行探讨,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制度预设法律2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