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6-17 16:26:04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内涵及分类
1.2.2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及权衡
1.2.3 生态补偿
1.3 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路线
2 理论基础及研究区概况
2.1 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2.1.3 环境外部性定理
2.1.4 公共物品理论
2.2 研究区概况
2.2.1 自然概况
2.2.2 社会经济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划的补偿标准与政策需求
3.1 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演进
3.1.1 启蒙阶段:环境管制政策的出台
3.1.2 发展阶段:以“受益者补偿”为指导原则
3.1.3 完善阶段: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3.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划的生态补偿机理
3.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3.2.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补偿
3.3 现有生态补偿面临的矛盾及问题
3.3.1 缺乏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法律制度
3.3.2 生态补偿标准不明晰,且补偿相对较低
3.3.3 补偿主体有限,补偿范围窄
3.3.4 生态补偿方式和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3.3.5 公众补偿意识淡薄及缺乏参与性
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划及生态补偿的国内外案例分析
4.1 国内案例分析
4.1.1 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
4.1.2 东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
4.1.3 闽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
4.2 国外案例分析
4.2.1 美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
4.2.2 英国北约克摩尔斯农业计划
4.2.3 德国易北河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4.2.4 美国某水禽协会承包沼泽地计划
4.2.5 法国某矿泉水公司为保持水质付费的实践
4.2.6 澳大利亚灌溉者为流域上游造林付费
4.2.7 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5 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
5.1 数据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研究方法
5.2 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分析
5.2.1 土地利用变化率
5.2.2 城市扩展强度
5.2.3 湿地转移变化分析
5.2.4 湿地景观指数变化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其时空差异
6.1 数据与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的选取
6.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方法
6.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
6.2.1 物质生产
6.2.2 固碳价值
6.2.3 土壤保持价值
6.2.4 其他服务价值
6.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其时空差异
6.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分析
6.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分及空间权衡
7.1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划方法研究
7.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划的含义
7.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划的原则
7.1.3 建立分区指标体系
7.1.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区划
7.1.5 空间热点分析
7.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区结果
7.2.1 分区指标
7.2.2 分区结果
7.2.3 与已有区划比较
7.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权衡
7.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权衡分析
7.3.2 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权衡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差异化补偿标准研究
8.1 研究方法
8.1.1 研究思路和框架
8.1.2 生态系统服务输出区补偿标准核算
8.1.3 生态补偿服务输入区补偿标准核算
8.2 差异化生态补偿标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