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员
禅密薪传
张义尚先生小时因为生病难治而开始寻求存活的方法。他先学武功,继而修习道家丹道,然后是自学中医;治好病后也没有停止学习和探索与健康、养生、修炼有关的内容。《禅密薪传》就是他在道家丹道有成之后,修习禅宗与密宗工夫时根据自己的感悟有选择的一些摘抄与记录,对于修习与研究丹道、禅法、密法的人来说,其价值是不言而喻。佛教33.3万字4万人气 - 会员
增一阿含经(上册)
汉译四部《阿含经》:《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与《增一阿含经》,是由佛陀的圣弟子于佛陀般涅槃的当年夏安居时结集出来的,忠实地汇集了佛陀自成佛以来至般涅槃前所宣讲的教法,由此说明了《阿含经》的原始性、根本性与权威性。在汉传佛教的三藏典籍中,《阿含经》就代表着原始佛教,也是印度部派佛教时期所公认的“根本佛法”。为便于广大信徒与学者更好地了解、学修原始佛教,本书校注者以高丽藏为底本,尽量保佛教29.8万字4万人气 - 会员
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
本书选取了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禅诗名篇100首,这些禅诗代表了禅诗的最广影响和最高成就。它们语言生动,比喻奇特,运思神妙,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感悟深刻。每一首诗都是一扇门,都通向了开悟的世界。书中对每首禅诗都进行了翻译和讲解。简明流畅的译文,慧眼独具的诠释,揭示了禅诗的思想内涵,引领读者走入佛禅大智慧的世界。佛教9.5万字3.8万人气 - 会员
中国佛教文化:孙昌武文集
本书原为作者为南开大学中文系开设《佛学概论》课的授课提纲,后加以修订,于1990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名为《中国佛教文化序说》,2000年,再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再版。今作者重新修订,收入《孙昌武文集》。全书共分三个章节:“佛陀与佛教”、“中国佛教”、“佛教与中国文化”。从三大方面数十个小点叙述了佛教的基本要义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13.5万字3.7万人气 - 会员
禅宗美学
《禅宗美学》对中国美学史上从庄、玄到禅的历史转换做了别人基本没有做过的研究。作者从比较美学的角度考察了印度佛教被中国玄学所接纳的过程,并试图在与西方现象学的比较语境中揭示禅宗审美经验的特质;还运用还原式描述的方法,从最基础的禅的感性经验入手,勾画禅宗现象空观的哲学史、美学史转换线索,揭示了禅的感性经验与其背后的哲学思辨、价值体系和心理特征之关系。佛教21万字3.7万人气 - 会员
中阿含经(上册)
汉译四部《阿含经》:《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与《增一阿含经》,是由佛陀的圣弟子于佛陀般涅槃的当年夏安居时结集出来的,忠实地汇集了佛陀自成佛以来至般涅槃前所宣讲的教法,由此说明了《阿含经》的原始性、根本性与权威性。在汉传佛教的三藏典籍中,《阿含经》就代表着原始佛教,也是印度部派佛教时期所公认的“根本佛法”。为便于广大信徒与学者更好地了解、学修原始佛教,本书校注者以高丽藏为底本,尽量保佛教34.6万字3.6万人气 - 会员
佛祖道影
本书为高僧虚云大师在清释守一《佛祖正宗道影》等书基础上加以增订补正,于1935年编成,1955年再加增补。收录由佛祖释迦牟尼、西天初祖迦叶至清代高僧梵天省庵共331尊画像,各各系以传赞,并考订法系,依禅、律、天台、慈恩、净土等各宗派祖系编排。图文相配,简明直观的展现了诸高僧之风貌事迹,可作为了解佛教史尤其是禅宗史的入门读物。佛教7.9万字3.6万人气 - 会员
安士全书白话解(下)
《安士全书》被号称中国净土宗十三祖的民国高僧印光法师称为“善世第一奇书”,康熙朝状元彭定求曾说:“非谓读此可以作状元宰相,而状元宰相决不可不读此书。”印光大师推崇本书为“注此篇者之冠”;王财贵先生序曰“每一读之,有不觉嘉祥之气油然而生,诚天下一大奇书也!”《安士全书》尘封半个世纪后,首次公开面世,乃佛教界之大事,得到了当代佛教界权威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负责人、国家古籍整佛教22万字3.6万人气 - 会员
文白对照 净土五经一论要义通解(套装共四册)
中国佛教中的最大宗派净土宗的核心经典!全本无删减,无障碍阅读,原文精校、译文精准,依据古今高僧大德的论述解读经义!附完整译文、《净土法门五百问答》!净土宗系中国佛教中的最大宗派,历史悠久,信徒众多。“五经一论”是净土宗的核心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自古以来,多有高僧大德予以积极推广和鼎力弘扬,关于这些经典的注疏可谓汗牛充栋,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时代的久远,其文言已难以适应当代人阅读。直到今佛教85.3万字3.6万人气 - 会员
藏传佛教在西域和中原的传播:《大乘要道密集》研究初编
藏传佛教自西夏时起就已经开始向西域和中原传播,并在元明两代成为中国佛教传统中一个十分醒目和有影响力的传统。以往由于缺乏文献资料,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近十年来,作者在敦煌藏、汉文文献,黑水城出土汉文、西夏文佛教文献,吐鲁番出土回鹘文文献和散见于世界各地的元明善本文献中发现了大量的汉译藏传密教文献,其中以传自元明清三代宫廷的藏传密教仪轨集成《大乘要道密集》最具价值。本书利用这些新发现的汉译密教佛教20万字3.6万人气 - 会员
时空中的莲花:佛陀过去生的故事(套装共2册)
《时空中的莲花》(上下册)是民初著名文学家夏丏尊根据日译本《南传小部经典》于1944年重译的《佛陀本生故事集》。主要介绍佛陀的远因缘、不远因缘及近因缘,以及本生因缘故事。每篇均有序分(说明人或动物、树神以及事、地)、主分(过去因缘)、结分(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并采用诗(偈语)、文结合的形式,以散文为主,中间夹杂诗句来阐述佛陀本怀。全书译笔流畅、优美且自成一格,十分耐人寻味,允宜细细品尝;亦可作佛教27.5万字3.5万人气 - 会员
佛学研究十八篇
《佛学研究十八篇》集中收录了梁启超各类佛学文章,这些论文基本上是梁先生在受了新的研究方法后的学术成果,它又反映了从传统佛学向现代佛学研究转向的特。本书的特是,从史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佛教的兴衰流变,以及相关的事项作了扼要的阐述。内容叙及:佛教的产生,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阿育王、迦腻色迦王的护法事迹,印度境内佛教宗派的分布情况,中印之间的交通,佛教东渐的路线,西域来华的译僧,西行求法的古德,佛教输中佛教19万字3.5万人气 - 会员
李叔同说佛(有间文库)
《李叔同说佛》本书主要收集了弘一法师一生开示佛徒的讲稿,和其晚年整理、辑录的处事格言。忠实地体现出弘一法师的佛学思想体系: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他平生重践履,讲谈要言不烦,而其慈悲的心怀则处处溢于言表。本书也要言不烦,而其慈悲的心怀,则溢于言表,堪称最能启悟世人的大德讲演录。佛教5.2万字3.4万人气 - 免费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佛教9万字3.4万人气 - 会员
结佛缘 种福田
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内容仅仅活本书告诉人们在世上并不值得称道值得称道的是生活得美好。佛说:“信佛应避贪、嗔、痴,目的就是不要被欲望和尘世中的事情迷失自己。心净而目清,目清而事明。欲从心生,祸从欲起。”所以福祸皆由心而生,轮回是因果的体现。佛引人向善,因为这样确实可以改变人的心性,心性平和了自然可以避祸得福。所以福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幸福与否,就取决于自己如何去面对自己。佛教17.7万字3.4万人气 - 会员
隋唐佛教史
本书分隋朝佛教、唐朝佛教两编。隋朝编有两章:一、隋朝社会和佛教,介绍隋朝社会及佛教政策、佛教概况、僧官制度、佛经翻译和经录、佛学研究;二、隋代佛教宗派,介绍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唐朝编也两章:一、唐朝社会和佛教,介绍唐朝宗教政策和佛教、唐初佛道二教争论、武则天与佛教、僧尼制度、唐武宗灭佛、佛经翻译及佛教著作等;二、唐代佛教宗派,对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华严宗、禅宗成立和早期发展、禅门五宗中临济宗佛教40.9万字3.4万人气 - 会员
佛历
佛历、农历、公历三历合一的日历佛教13.7万字3.4万人气 - 会员
唐卡中的六道轮回与地狱精神
彩色珍藏本。用100幅世界上最美的唐卡传世杰作,探索藏传佛教特有的“乐空双运”男女双修的神秘现象。这是国内第一本专题介绍藏传佛教特有的神秘现象——“乐空双运”男女双修法的作品,探讨了它的来龙去脉,以及各家对它的褒贬说法,并为读者解惑。同时,用精美、珍贵的唐卡作品诠释主题,具体展示藏传佛教文化的魅力。深入浅出的解说文字使您对藏传佛教的概貌,以及丰富多彩的本尊守护神、曼茶曼(坛城)有所了解,为您撩开笼佛教5.8万字3.4万人气 - 会员
唐卡中的金刚空行护法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探讨藏传佛教守护神的著作。佛教自释迦牟尼佛以后,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这漫长而从无间断的传承,离不佛法护佑者的功劳。广义上的护佑者,包括本尊、护法和空行母及勇父等等。本尊是每一个佛法修行者的守护神,而金刚是藏密无上瑜伽部最高层次的本尊;空行母,特指护持密乘修行者和佛法的女性护法,象征着空性智慧。在修行中,若无空行母相助,无论怎样勤奋苦行,也很难成就;护法,就是保护佛法的神灵,他佛教9.2万字3.4万人气 - 会员
中国佛教史(中国文化丛书·经典随行)
《中国佛教史》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教育家、佛教家蒋维乔在日本学者境野哲先生《支那佛教史纲》基础上所撰写,简要系统,语言畅达,资料丰富,存厥存疑。对民国以后的中国佛教研究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不失为一本了解中国佛教历史的基本读物。佛教19万字3.4万人气